武科大网讯(通讯员周俊)9月6日,“楚韵湘风”——中国画双年展在我校沁湖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汇集了湘鄂两地40余位艺术家的110余件精品力作,涵盖人物、山水、花鸟等多元题材,集中展现了当代艺术家在时代语境下的深邃思考、精湛技艺与创新精神。
湖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蒋大国,湖北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陶宏家,湖北省发改委原副主任、省政协书画院院长肖安民,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湘潭市齐白石纪念馆馆长伍剑等来自湘鄂两地的领导嘉宾,我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窦先萍及艺术与设计学院师生代表出席开幕式,共同欣赏了这批融合楚韵与湘风的艺术佳作。

蒋大国宣布展览开幕。
窦先萍代表学校对各位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她表示,武汉科技大学文脉悠长,近年来依托湖北深厚的文化底蕴,将艺术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此次湘鄂两地联办的画展,不仅是长江中游文化带建设成果的生动展示,更是落实文化发展要求、为传统艺术当代转化提供创新范式的重要举措,也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难得的艺术盛宴。

陶宏家在致辞中阐述了湘鄂两地的历史文化渊源。他谈到,湖南湖北自古便是一家,共饮长江水,同属楚文化圈,相同的地域文化造就了相通的文化理念。他高度肯定了此次艺术交流的深远意义,并对在高温天气下为展览辛勤付出的艺术家与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慰问。

湖北省美术家协会顾问、本次画展学术主持刘春冰从专业角度解读了展览的艺术价值。他指出,中国画讲究“气韵”,追求的是一种生命感。古人云“七分读书,三分画画”,艺术家首先要用心感受万物,才能做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他表示,本次展出的作品洋溢着强烈的生命感与心灵感召力,是两湖地区艺术家最新学术成果的集中体现。

伍剑在致辞中描绘了从荆楚文化的雄浑大气到湖湘文化的敢为人先,两地文脉相连、精神共通的壮丽画卷。他表示,本次展览既有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守望,也有对时代精神的创新表达,是“湘江烟雨”与“楚地云霞”的美妙交融,更是齐白石艺术精神在当代的传承与发扬。
参展画家代表陈小奇、湖北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孔奇也相继致辞,分享了艺术创作的感悟以及对两地艺术交流的美好期盼。
在众多作品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高级美术师聂为斌的疫情主题画作,成为观者注视的焦点。其作品《武汉记忆》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那段特殊的岁月。“这幅画是在疫情期间居家创作的,我想用它铭记那段特殊时期,让读者看见一段可感可触的抗疫历史切片。”聂为斌表示。
除了对现实的深切关照,本次展览亦展现了艺术家们在传统题材上的多元探索与创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齐白石纪念馆副馆长王齐志的《葵园日志系列26》,以大胆的黑白块面与浓郁翠绿形成强烈对比;同为齐白石纪念馆副馆长的姜向东则在《山外之山》中,用层叠的线条与斑驳色彩“织”出山峦的粗犷质感。
已毕业多年的校友童程,如今从事着美术相关工作,此次特意与朋友重返母校。周建雄老师的《汀花淑之三》令她印象深刻,“这幅画清新雅致、细腻柔和,站在画前感觉整个人都被治愈了。”童程笑着说,在浓厚的艺术气息里寻找生活乐趣,正是此行的收获。
本次展览由湘潭市齐白石纪念馆与湖北中国画研究院携手发起,我校艺术与设计学院等单位联合承办。展览以“传承、对话、创新”为核心,致力于搭建一个开放包容的艺术交流平台,展期将持续至9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