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金课的台前幕后3】“潮”起来的民法课

作者:朱梦编辑: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9-04-15浏览次数:

见习记者朱梦

微信公众号签到,QQ答疑热火朝天、推送赛事和案例……巧妙运用各种新媒体,文法学院民法课老师梁东新让枯燥、难懂的法学课 “潮”了起来。

“大段的法律规定让我上课有些头疼,这些互动方式让我觉得民法课有意思起来。”2017级法学专业学生谢馥,因这些新奇方式慢慢喜欢上了民法。

微信答题 活跃课堂

“已经和他人签订买卖合同,但未转移所有权的画能否抵押?请同学们在群里说出答案。”课程上到一半,民法课老师梁东新突然让学生拿出手机答题,“时间两分钟。”

原本平静的课堂,因为‘微信答题’环节热闹了起来。同学们纷纷从书包掏起手机,抢答题目。

“能抵押”“不能抵押”,一时间,微信群“2017民法交流学习群”不断弹出答案,班上的同学热烈地讨论。两分钟后,梁东新讲出正确答案,“能抵押”,又掀起一场讨论热潮。

有同学提出不同看法,“认为不能抵押”。梁东新指出,此题考察所有权还未转移,物权优先于债权。

传统的点人回答问题方式,只能知晓一两个人的观点,但是运用“课上微信答题”的新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能让老师了解同学的掌握程度。同学们对这种方式给予肯定。“与时俱进的‘潮课堂’缩小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促进我们有效地学习知识。”2017级法学生郑启凤说。

QQ探讨 教学相长

“同学们,请看PPT。” 梁东新指着屏幕说,辨析一下债法和物权法关于合同效力的规定。

这堂课的难点是辨析两个法律条文。同学们看着PPT上放出的两个结论看似相反的条文议论着。有同学说:“我昨天在QQ上问过这个问题呢!”

原来,做作业时,这位同学发现“夫妻卖房案件”参考书答案和上课内容不一致,在QQ上向梁老师询问缘由。梁东新解答,两个说法都没错,不同类型合同的效力不一样:在无权处分情况下,物权合同不生效,但债务合同有效。

由于大学老师在校时间不固定,梁东新把自己的QQ号给了学生,鼓励大家有问题随时线上探讨。通过QQ,她既解决了学生学习民法的过程中碰到的各种“拦路虎”,也及时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漏洞,促使更好地教学。

“民法体系庞大,学起来真难。”“我最近掉头发又多了,民法使人秃头。”不少同学刚开始学习民法时在空间里叫苦。民法作为基本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发挥基础性、贯穿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因此学起来的难度也很大。

为了教好学生,梁东新十几年如一日地认真备课。她说:“上一节课,课前我需要备课至少四小时。”一句简单的话,却道出了她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努力。

梁东新对课程内容的熟悉让同学们都很佩服。一次上课时,教室电脑中毒,无法播放PPT。“同学们按照课本给我个思路,然后我们边等师傅给电脑杀毒,边讲课吧。”梁东新根据同学们的提示,手不拿课本,眼不看PPT,直接开始“脱稿式”授课。

“老师太棒了。”法学1702班罗云飞赞叹道。面对学生的赞扬,梁东新则谦虚地表示,这些知识点已经记在脑海里了,讲好课是老师的职责。

“梁老师上课时间长,一百多个学时,很多老师的课程量都没有她多,她的敬业精神让人佩服。”文法学院教学副院长李莉这样赞赏她。

课外拓展 做引路人

“将王利明所写的《我国民法典物权编的修改与完善》作为你们的课外阅读作业,阅读后上交一份作业。”一天,梁东新在微助教公众号里又分享了一个阅读材料。

面对作业,学生对待的态度千差外别。有的学生交的仅是随意提炼的大纲,有的交的则是论文形式的读后感。梁东新认真查看每一份作业,并未发表很多意见,只是将其中一篇写的不错的论文式观后感分享在微信群里。

看完优秀作业后,很多同学端正了自己的学习态度。“你们学习民法,就像娃娃走路,跟着我一步步来打好基础。”面对初学民法的同学们,梁东新这样鼓励道。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引下,慢慢摸索着学习民法的窍门。

除了课外阅读延伸,梁东新积极鼓励学生参赛。一天课间,梁东新在群里推荐第二届法律文书大赛,同学看到后摩拳擦掌,不少同学兴冲冲地报了名。

法学1702班李慧怡在参加比赛后说:“我尝试写了一份律师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实力远远不够,后期会更专心地学好本专业。”

梁东新想方设法从各种渠道搜集比赛消息,然后转发到群里,鼓励同学们参加。她认为,引导学生与各高校法学生同台竞技,让学生更好地去提升自我。

除了教授理论知识,梁东新还会和学生讨论法律人应有的素质。“通过教学着重于培养建设法治国家的法律职业工作者,学生除了要精通专业知识外,还要有强烈的法律职业认同感、建设法治社会的责任感。

民法课结束后,许多同学回忆起梁老师,觉得她亦师亦友。在学习上,她专业的法律素养让人钦慕;在生活上,她的殷切嘱托让心温暖。

征集:

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教育部2018年发布《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要求,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武科大报和官网主页共同推出“金课的台前幕后”系列报道,讲述我校教师如何打造金课的故事。欢迎各单位积极推荐,邮箱:whkjdxb@163.com,电话:68862537。

上一条:美国休斯顿大学宋钢兵教授来校做学术报告 下一条:东京大学月桥文孝教授应邀来我校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