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改革的力量16】机械学院:试点改革打造精益人才

作者:饶纯洁 姚赟编辑: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9-04-12浏览次数:

记者饶纯洁 姚赟

“你们看看,这个本子有些年头了。”机械学院副院长蒋国璋满脸笑容地将一本黑色牛皮本交到记者手上。

“精益是我们的追求,试点改革就是要寻找成人、成才、成功的方法。”翻开厚重的笔记本,泛黄的纸张上,字迹依旧清晰。几百页的文字记录着2013级工业工程精益班每次班会的内容、教学笔记、学生考试情况……“第一届‘精益人才’的改革培养很成功,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蒋院长自豪地说。

考研成功率达100%,累计获奖省级6项、国家级10项,获奖人次达30人。曾获2017年校长奖章的丁周阳,在本科期间获奖10次。获得最高奖的是赵爽,凭借努力和实力拿下两项全国机械设计大赛一等奖。

只有23人的小班级,取得了如此显耀的成就。初次探索,首例改革,机械学院精益班就获得成功,原因何在?

蒋院长介绍,2013年湖北省教育厅推进高校试点改革,机械学院以工业工程专业作为试点。“精益班”以精益思想为核心,以实践与创新为诉求,立足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在教学、实习实践和班级管理三方面着力改革,发掘精益人才培养模式。

不同于“大批量”培养模式,精益班实行多品种、小批量的培养模式,教学方式趋于国际化和开放化,实施“项目式教学”和“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教学中心转向学生。

“课堂翻转、论文汇报、课堂笔记分享、项目分析、团队合作探讨等,都是我们上课的内容。”2013级精益班学生丁周阳回忆本科的课堂,“记得上工业工程基础课时,老师让大家分组备课,12个学生讲完了这门课。”

课堂考核、笔记、课程小论文、PPT成果汇报、实验报告……在十分严格的综合测评下,精益班的优秀率仍然达到了40%。

本着“为各类学生提供合适而需要的教育”理念,精益班构建了“教师团队+学生团队”的双团队教学模式,进行模块式课程教学。

精益班第一届招生23人,每3-5名学生组成团队,配有2-3名导师构成教师团队,按照双团队模式,促进各个研究方向的模块学习。绿色制造、产品设计创新、生产计划管理、工艺规划……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教师团队,进行课程学习。

老师们致力于引导学生。工业工程系主任周敏教授就经常给精益班“开小灶”,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和专业前沿。老师们鼓励学生尽可能尝试,找到自己最喜欢的、最合适的学习方向。

机械学院经常邀请国外的学术“大牛”来做报告,让学生与他们近距离接触和交流。张华教授把英国利物浦大学的Bernard HON教授请到系统工程的课堂上,让学生们获益匪浅。

“要给学生主动学习和实习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蒋院长认为,实习实践至关重要。大三时,精益班学生结合社会实践,深入企业实地探索和学习。

“最常去的就是汽车公司了,汽车生产过程中的缺点和弊病,是我们创新想法的活力源泉。”丁周阳说。除此之外,机械学院还实施跨学校、跨国际的交流项目,既能实习又能锻炼英语等沟通能力。一来二去,学生们尝到了甜头,主动向学院争取实习机会。

“精益管理”的理念同样适用于班级管理。连续两年获得优良学风班称号、班上出了学生会主席、班级比赛获奖荣誉数不胜数……精益班成为机械学院的一段佳话。

所有学生的优秀,才是一个团体的优秀。精益班每学期必开两次班会,学期初有规划和展望,学期末有总结和反思。班主任到场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点评,督促学生清晰地分析和定位自己。这个传统沿袭至今。

“要跟学生提要求、提高要求,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蒋院长说。写作能力、ppt制作、口才表达、团队协作等,都应该是精益班学生最基础的素养和能力;学习成绩好、创新想法多、动手能力强,是“精益”对每一个学生提出的要求与挑战。

四年一瞬,改革一轮,精益班前进的脚步始终未曾停下。向时代看齐,与国际接轨,培养与时俱进的“精益人才”是精益班锲而不舍的追求。

“改革的力量”系列报道链接:http://news.wust.edu.cn/zt/list.htm

上一条:学校召开2019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培训会 下一条: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委员杨毅刚教授莅临我校做课程体系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