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改革的力量19】研究生院:研究生培养“严”字当头

作者:李玉飞编辑: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9-05-20浏览次数:

记者 李玉飞

改革导师评聘评价机制,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完善研究生培养分流退出制度,健全研究生学位授予质量保证体系……近年来,我校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打好研究生培养“组合拳”。

“十三五期间,我校把促进研究生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助推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快速发展。”研究生院院长吕勇介绍,我校材料科学、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与矿业工程、机械工程等3个学科被湖北省列为国内一流建设学科,我校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能上能下,不合格就停招

“招了两名硕士生,在研的国家项目有了‘帮手’。”材料与冶金学院的青年教师万响亮特别高兴,“我能抽出部分精力,做更多有创新性的工作。”

两年前职称还是讲师的万响亮,受益于学校新出台的导师遴选制度,因为有项目,有成果,连续两年都评上了硕士生导师。科研工作犹如插上“翅膀”,那两年他带着研究生共发表SCI论文18篇,获批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湖北省“楚天学者”人才计划。

新的导师遴选制度打破原来“与职称挂钩,两年增补一次,一旦评上就是‘终身’”的惯例。而是凭“硬实力”上岗,每年审核审批,有项目,有成果,当年才有导师资格。

新政策“动真格”,两年就有154名硕士生导师摘了“帽子”,44名博士生导师未获得当年的招生资格。新政策带来新变化,新增165名导师“上岗”,45岁以下的导师所占比例由2015年的44.2%提高到2017年的56.5%。

导师遴选制度实施两年,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明显提升,博士生和硕士生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数量分别提升30%和70%;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明显增强,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大奖。

改革也“倒逼”老师提升水平。我校获各类科技奖、发表高水平论文、申请国家项目的数量不断创新高,多项指标位列湖北省省属高校第一。

谈及改革的初衷,吕勇介绍,2015年研究生毕业论文抽检,优秀论文比例不高,还存在不合格论文。究其原因,有学生反映“导师没有课题,也没有经费,做研究只能‘纸上谈兵’”。另外,不少青年教师反映,“手上项目多,因为职称低,评不上硕导,单枪匹马地忙不过来,也无法做大项目。”

这促使学校下决心改革,按照学术型和专业型,分学科、分类别制定了导师上岗“门槛”。

然而,改革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

2016年首次实施,有的教授失去了研究生导师资格,意见很大,“我是经过校学位委员会评选上硕士生导师的,带了十几年研究生,凭什么新文件出台了,我就没有资格了。”研究生院耐心解释,“公平竞争,每年都评,来年再争取。”

“新政策不仅激发了年轻老师的科研活力,还激励了年长老师发挥余热。”材冶学院院长顾华志教授说,“只要肯在科研上下功夫,每位老师都有机会上岗。”

改革不止步。我校还实行研究生招生计划动态调整,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招生计划与科研经费和科研成果挂钩。“科研经费充足、产出成果多的学科,招生计划就多。”吕勇说。

全方位培养教育,不合格就帮扶

“重点关注延期、家庭困难、心理健康问题等特殊群体,健全研究生‘台账’制度,主动帮扶。”2019年研究生会新学期工作部署会议上,副校长刘静强调。我校始终把研究生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方位育人。

研究生期间,2015级研究生潘杨月很有“国际范儿”:参加研究生国际交流项目,获批研究生短期出国访学资助项目,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潘杨月的成长历程只是武科大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大研究生国际交流力度,先后同境外3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研究生走出国门不再是新鲜事。我校也受到留学生的青睐,在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也有外国来华留学生。

学术论坛“研”味儿很浓。由我校每年主办的武汉高校研究生“十校十讲”学术论坛上,围绕自然环境修复、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生科技创新、技术创业等学术科研和人文话题,武汉十所高校的硕、博研究生代表在会上共同探讨。

研究生学术氛围“热”了起来。仅2019年,我校就组织校内学术讲座活动150余场次,参与研究生达5000余人次。

研究生思政教育“活”了起来。研究生骨干培训、科技文化节、“一二九”诗歌朗诵比赛、科技学术竞赛、暑期社会实践、轻体运动会、元旦晚会、表彰大会……思政教育以多种形式融入到研究生学习生活中,全方位、立体式地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

研究生实践“动”了起来。打破“校门”界限,与企业联合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实践基地79个。企业外聘兼职教授上讲台、学生进一线成为常态,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实践中“接地气”“长才气”,先后有多人获得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等荣誉称号。

全方位的“护航”让科研“开花结果”。“研究生学术水平显著提升,在理工医学科获评国家奖学金的研究生基本都发表了SCI论文。”吕勇说,通过优化各学科奖学金评定细则,推进“三助”政策,构建完善的资助体系,让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无后顾之忧,激励研究生高水平成果产出。

研究生培养离不开教育改革的支撑。我校每年开展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库、研究生教材及国际化课程、网络在线课程、核心课程等项目立项工作,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未经批准擅自停课、调课或私自请他人代课的,按教学事故处理。”《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管理条例》规定。为实现研究生教学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条例从任课教师资格、课程教学规定、教学纪律等方面,规范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管理,明确研究生任课教师的职责。

提前进课题,不合格就分流

“大四就提前进入研究生阶段进行课程学习和实验研究,选择感兴趣的课题学习,并且能够得到老师的专业指导。”机械工程专业2017级研究生江都说,这得益于我校实施的“3+1+2”本硕贯通式拔尖人才培育计划。

为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我校多管齐下,除了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博士“申请-考核”制、优质生源计划、暑期学术夏令营等措施,不断改善生源结构,还实行了拔尖人才培育计划。

江都在完成两个学年的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学习后,申请进入了拔尖人才培育计划。通过与导师双向选择确定学业导师,他进入了导师的科研团队。

在第四学年,江都开始了本科研究生交互式学习,并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修研究生相关课程,我校实现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有效衔接和交叉融合。

拔尖人才培育计划不仅拓展了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让学生受益。不到两年,江都就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两篇SCI论文,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还通过硕博连读资格认定考核。

江都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还要经过一轮“筛选”。

在主要课程学习结束后,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初,江都参加了一场“特殊”的考试,学校从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能力等方面对江都进行中期考核,考核结果决定他是否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中期考核实行分流机制,考核合格的研究生继续学习。考核不合格的终止培养,但可以申请延期重新考核;第二次考核仍未通过,做退学处理。

由于科研成果突出,江都靠实力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分流机制对我们具有激励作用,调动了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江都说,“如果不努力,将面临淘汰。”

全盲审全检测,不合格就延期

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随意侵占他人科研成果……在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新生上入学第一课上,院长叶义成用红色加粗字体标记的学术腐败“七宗罪”,格外“刺眼”。

“研究生要坚守学术道德,做学术上的‘明白人’。”提到学术不端行为,叶义成加重语调,反复告诫研究生要守住“底线”。

这样的研究生入学学术道德教育,叶义成已经坚持了十几年。

近年来,为严把学位授予审核关,提高学位授予质量,我校实行了学位论文全盲审制度,全部博士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送达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中心和985、211或学科排名在学校相应学科前面的单位评阅。

“1份评审结果为C,另一份为B,论文修改后聘请一位评阅人复评,复评结果仍为C。”本应在2018年6月毕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李华(化名),由于学位论文盲审未通过而延期三个月毕业。

梳理思路、调整框架、打磨文字,暑假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李华反复修改和完善。“不敢再有任何懈怠和侥幸心理。”

“没想到还可以在9月份重新申请毕业。”李华有些激动。由于我校实行了人性化的学位申请政策,研究生一年有四次申请学位的机会,每年3月、6月、9月和12月都可审议研究生学位,而以往每年只有6月和12月两次机会。

第二次学位论文盲审通过后,李华还要经过一道“出口关”。

我校对申请学位的各级各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未参加论文检测或检测未达到要求的学位申请者,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

最终,李华的学位论文在检测合格后,顺利毕业。

“对学术不端行为实行零容忍态度。”吕勇说。仅2018年,我校共检测论文1388篇,不合格延期的论文5篇,学位论文检测率达到100%。

“我校研究生教育坚持‘服务需求、突出特色、创新模式、严格标准’的指导思想,深化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创造有利于人才培养的环境,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为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端人才支撑。”副校长刘静说。

“改革的力量”系列报道链接:http://news.wust.edu.cn/zt/list.htm

上一条:我校召开第二次科普讲师团成员及科普讲解员培训活动 下一条:计算机学院学子在2019年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邀请赛(陕西)中喜获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