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青山区“永远跟党走”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报告团走进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编辑:覃宇发布时间:2021-05-09浏览次数:

武科大网讯 5月8日,在青山校区碧园会堂,青山区“永远跟党走”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报告团走进武汉科技大学,为百名大学生们讲述党史故事。因为武科大特殊的建校历史,报告团的讲述格外受到学生们欢迎。

4名报告团成员中,有3人与武钢有关。全国最美志愿者、宣讲团成员胡昇的父亲是第一批建设武钢的工程师;宣讲团成员刘涵清是武钢历史上第一位女指挥长;宣讲团成员李秋阳是武钢党群工作部的在职员工。在党的领导下的新中国钢铁事业发展史成为报告会的焦点。

李秋阳讲述了武钢建设一米七轧机工程的故事。一米七轧机工程的设备从日本引进,1979年合同期满,临行前日方代表日渡先生画了一条开口向下的A字形抛物线,带着神秘的口气说:“我们走后,你们的生产将像这条曲线一样。 ‘一米七’的生产力不断下降,最终将变成一堆废铁。”这就是著名的“日渡曲线”。

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全武钢掀起了岗位练兵和科技攻关的热潮。夜校灯火辉煌,图书馆天天爆满。一批勇于进取的技术人员和优秀的轧钢工、检修工脱颖而出。工程技术人员成功地改造了“洋数模”,结束了一米七轧机不能轧国产钢坯的历史。

1985年底,一米七轧机终于达到核定设计水平。武钢人不仅消化吸收了“一米七”的200多项专利,还创造性地开发出一系列新产品,获得3项国家发明奖。“为中国工人阶级争气、为社会主义祖国争光,各项工作争一流”的“三争精神”从那时起成为武钢人一代代传承的红色基因。

精彩的讲述,现场掌声不断。学生们之所以喜欢,是因为武科大与武钢紧密相连。武科大的前身是1958年组建成立的武汉钢铁学院,校址就在钢城青山。多年来,武科大为武钢、为全国输送了众多钢铁、冶金行业的人才。武科大党委宣传部部长孔波说:“从历史得沿革看,青山因武钢而生,因武钢而兴,而当时作为青山区一员的武汉钢铁学院,同样因武钢而生,因武钢而兴。当时每年为武钢的建设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宝贵人才,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材料与冶金学院大四学生吴岱霏聆听了当天的宣讲,他说:“武钢人克服一道道艰难险阻,为国家钢铁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三争精神’值得每一个年轻人学习。我今年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我感到非常光荣。钢铁精神、‘三争精神’都是共产党人优秀的品质。”

在武科大,“传承钢铁文化弘扬钢铁品质”是每一名大学生的“必修课”,而且必须修好。孔波介绍,新生进校的入门课就是校史课,我们都会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主题,向广大学生讲述科大故事。学校的思政课老师也会顺势而为,讲述武钢人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创业的历史。特别是材料与冶金学院教师,把讲好武钢故事与“三争”精神多角度被渗透进课程中,有效地实现了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相互融合。我们希望武科大学子都能成为具有‘坚韧不拔、勇承重载,崇实求精、表里如一’钢铁品质的人。”

上一条:校报记者团参加知名校友池莉新书《从容穿过喧嚣》分享会 下一条:学校召开辅导员宣讲党史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