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网讯(通讯员张其伟 见习记者曹玉莲 摄影伙安严 涂丛庆)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普演讲,全面提升综合素质,11月7日晚,由校团委主办,校科协承办的“关于提升科普演讲能力的思考”科普报告会在青春剧场举行。
讲座由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馆长、中国博物馆协会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徐世球主讲,校团委副书记谭武全主持。我校三百余人参加并聆听了此次报告会。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徐世球以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内容开篇,指出了现在科普面临的“新的局面”、“新的阶段”、“新的方式”、“新的要求”四大形势。“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和新手段让科普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公众开始主动获取信息,对科学不仅想要知其然,更想知其所以然。”徐世球表示。
“如果说科学普及是土壤,那么科技创新就像是种子,在它上面茁壮成长。”徐世球运用生动的比喻向大家阐述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的关系。徐世球认为,研学旅行的内容之一就是对大自然进行亲身体验,并且这也是培养科技创新能力最好的方式。“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对青少年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具有极大的帮助。”徐世球如是说。
针对如何做好科普演讲,徐世球提出了“意识”、“理念”、“素养”三个关键词。“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经验,为科普演讲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要不断进行对外交流、相互学习,为科普演讲提供发展环境”,徐世球随后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成功秘诀。他还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并呼吁在场同学尽早制定学习规划。
“一部智能手机所用矿产超过23种,所以手机玩多了便会头痛。”徐世球向大家展示了手机的具体成分表,并以元素钴为代表,向大家表明了科普演讲的重要性。“科普的前提是实现科学性、知识性、通俗性、趣味性的四性统一,这是科普演讲一定要遵守的规则。”徐世球顺承提出了“掌控”、“亮点”、“幽默”、“提炼”、“煽动”五大科普演讲所需的技巧,并结合了自己的演讲经历加以说明。
“凭一颗恒心,演天地沧桑、今古荣衰,虽经几度春秋,到底未穷千里目。用满腔热情,讲心田疑惑、往来争辩,纵有四方夸赞,仍需更上一层楼。”徐世球以自创对联表达了自己对科普演讲的热爱,并以此激励在场学生能朝着“优秀科普人”的方向不断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