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工程训练与创新创造讲座于工程实训中心召开

作者:吴金伟编辑:新闻网2发布时间:2019-09-13浏览次数:

武科大网讯(见习记者吴金伟 摄影瞿恒)为深入讲解工程训练过程中涉及的工程实践与素养相关知识,推广工程小车竞赛、全国工程训练竞赛、机械创新涉及竞赛、创新创业竞赛等赛事。9月12日,我校工程训练中心主任蒋国璋于工程实训中心408室,开展了工程训练与创新创造专题讲座。参与实训班级的值班助理、班长及学生代表参与此次讲座。

讲座围绕新时代对工程训练的新要求、工程与工程训练、大学生工程训练的培养、如何在工程训练中培养管理思维等四个方面展开。蒋国璋旁征博引,从国际形式的改变对“大规模生产模式的改变影响”讲到国内所强调的“中国创新模式”。现场学生均聚精会神,表示收获颇丰。

蒋国璋以神龙汽车为例,讲解了自2018年来,国内汽车行业所出现的负增长状况,据此,他提出“未来的工程制造将逐渐转变为以一家或几家行业巨头为产业链龙头的供应链制造模式。”了解到不少学生均表示,金工实习对他们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很大裨益,蒋国璋说:“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实训中心20年前的目标,现在,我们要做的,是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围绕工程一词的现代概念——“工程是科学和数学的某种应用”,蒋国璋解构了武科大工程训练的主要任务、培养理念的核心内涵,讲解了工程实训中心自第一位主任李四光以来,一直坚持的“四实、二创”原则。他谈到,工程实训的主要职能,就是为了让学生会做研究、开发、设计、施工、生产、操作、管理,工程是这几点的基础。

“会造金仙、玉真观,虽盛夏,工程严促。”蒋国璋引用《新唐书•魏知古传》对于工程的定义,讲述了工程训练的历史由来。有所铺垫后,蒋国璋以问答的方式与学生互动,他就工程的现实意义,及何为工程中的碳纤维材料发问,并回答“工程就是把能做到的东西做出来,”他以实例讲解碳纤维材料的特点,“我出国学习时,曾见到一种能用手指便可拖起的碳纤维自行车,这种材料硬度高、质量轻。”

他鼓励大学生在工程实训中培养学习、创新、团队协作等七大能力,同时,要在实践过程中达到“从知到会”,学会反思和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够深度学习、解决现实问题。

讲座结束时,他向在座所有同学表达了祝愿,“希望同学们通过我们的工程训练课程,都能够得到全面实践动手能力的锻炼,在培养工程创新能力方面得到不断的提升。”

上一条:2019年兵役工作“迎老送新”座谈会顺利召开 下一条:【迎新】自驾千里来求学 河北新生圆梦武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