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见习记者 董萌萌)近期,我校化工学院青年教师鲁礼林博士与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海军教授、张少伟教授合作完成学术论文《A Family of High-Efficiency Hydrogen-Generation Catalysts Based on Ammonium Species》被国际化学类顶级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德国应用化学》)接受发表,该期刊SCI影响因子为11.34。这是我校科研人员在该期刊以武汉科技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发表的第一篇研究论文。
该文首次发现了一系列用于催化硼氢化物水解制取氢气的低成本、环境友好的铵盐催化剂,其中的无机铵盐催化剂室温下的催化产氢效率高达4500 mL-H2/min/g,优于(或相当)大多数传统的纳米贵金属和过渡金属催化剂;其成本却比传统的铂金属催化剂便宜十万倍,比常见的钴金属催化剂便宜一千倍。同时该文还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研究了铵盐催化剂催化硼氢化物水解制氢反应的机理,为开发更高效的催化剂提供了新思路。催化硼氢化物水解制取氢气是未来开发利用氢能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中催化剂的研制更是该过程的关键;该研究结果将极大拓宽氢能源的使用范围,为氢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做出重要贡献。
鲁礼林博士2004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专业,同年进入武汉科技大学工作,2013年获得武汉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研究方向为理论与计算化学。博士毕业回校后加入张海军教授和张少伟教授的研究团队,主要从事催化制氢、新型高温材料设计及性能等方面的研究。 此前,鲁礼林博士还与张海军教授合作以武汉科技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在国际材料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SCI影响因子15.41)发表了一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据了解,2015年元月至今,鲁礼林博士所在的研究团队已发表SCI论文15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