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网讯(通讯员朱磊 刘昊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结合武汉科技大学首届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节工作安排,11月23日,我校第十六期学生工作创新论坛在黄家湖校区城市建设学院顺利举办,论坛主题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工处副处长肖军、城建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军、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饶红亮、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团队教师以及各学院2017级新生辅导员近30人参加论坛。论坛由学工处刘晓云老师主持。
城建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军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学习,表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与时俱进,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不断拓展和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要综合运用好网络技术手段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对话;提出当前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在坚持“两个深入”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工作范围,强化思政教育与网络的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他希望大家充分利用学生工作创新论坛这个平台,深入交流,找到灵感、碰撞出火花,为做好当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建新模式,找到新方法。
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饶红亮结合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指出要准确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虚实共生关系,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迎合学生的口味,将网络技术与现实手段结合运用,把握好网上网下结合与分离的尺度,并综合运用网络技术手段,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更加生动形象。要准确把握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学生主体性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网络教育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展示、自我创作创造和自我认识的过程,帮助和督促他们养成正确、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城建学院团委书记朱磊、信息学院2015级辅导员舒大凡、文法学院2017级辅导员凃虎,分别以PPT汇报的方式,围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分享心得体会。他们认为,辅导员要树立起个人的品牌形象,只有有好的形象,才能对学生而言有吸引力;要帮助学生树立起网络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更好的将自己的工作与学生和互联网紧密贴合,做一名新时代“网红”辅导员;要从提高网络思政意识、打造网络思政阵地、运用网络思政平台、营造网络思政氛围四个方面入手,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注重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网络思政教育;辅导员要将工作与实际结合,注意方式方法,化思想政治教育为无形,提高敏感度及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
围绕论坛主题,与会辅导员纷纷表达了自己对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看法和意见。理学院辅导员覃宇表示要将自身对网络知识的学习转化为实践,并以实例传达给每一位学生;城建学院辅导员张立结合网络流行语泛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提出自己的看法;艺术学院辅导员张彦良基于大数据的运用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希望学校能有计划、有步骤的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工作开展;汽车学院辅导员张彭朋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案例分享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表示要加强对学生引领和引导。论坛现场气氛活动、内容丰富、信息量大。
学工处副处长肖军作总结发言。他强调,要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的前提下,遵循网络发展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大胆探索实践,明确推广思路,增强校园网络吸引力,加强互动性、增强黏着度,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他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的深度融合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焕发新活力的重要增长点。要深刻认识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准备不足、开展不够、未形成合力、水平有待加强等基本现状,系统性加强相关工作。他建议,首先要从学生工作的层面,通过挖掘资源、依托平台,努力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要以学生体验为切入点,准确定位,提供优质的网络思政产品和服务;要加大培训力度,注重整体谋划,系统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论坛开始前,与会人员集体在恒大楼二区一楼大厅参观了首届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节图片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