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董登新:发出有“价值”的声音

作者:程毓编辑: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8-05-10浏览次数:

记者 程毓

只要你留心,每天在媒体上都会看到“董登新”。他出现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证券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几乎所有与金融、经济相关的媒体上。

在百度输入“董登新”, 马上跳出“找到相关结果约202万个”。无疑,董登新是武科大“出镜率”最高的教授。

今年“两会”期间,他受邀三次飞往北京,分别参加了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国家发改委、中国证监会的专家咨询会议。像这样走近国家“决策”圈,自2010年以来,已成为他生活的“常态”。

上课、写文章、作报告、接受媒体采访,董登新每天都很忙。

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决策支持

“我赶上了好时代!”董登新反复说这句话。

本科,他学的是统计;硕士,研究金融;到武科大任教后,他选择了养老金方向。这样的“跨界”背景,支持了他能够走得更高更远,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

上世纪末,中国的住房公积金、养老金等社保制度正在逐步建立,股票、基金等资本市场还在艰难探索。研究国外文献时,董登新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美国专业理财顾问总是将“养老”作为家庭理财的最高目标,并以此引导人们“为养老而储蓄、为养老而投资”,这一发现成为董登新将资本市场研究与养老金挂钩的起点。

美国资本市场与养老金究竟是怎样的关系?他带着团队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得出结论:养老金与公募基金是美国股市与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两大支撑,主持并完成了国家教育部社科基金课题《美国私人养老金制度研究》。

董登新的研究受到媒体、业界及政府机构的关注,受邀参加了上交所、深交所、证监会有关新股发行体制改革、退市制度改革、注册制改革等专家咨询工作。

在国内,他率先提出上市公司应“按季分红”,最早主张“红利税应该按持股期长短,设置差异化税率”等建议,并产生了重要的政策影响力。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2013年1月1日起,红利税按持股期长短设置了三档税率。

除了资本市场研究外,近十多年来,社会保障与养老金研究是董登新重点发力的另一个交叉学科。

2012年,在国家住建部召开的一次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专家咨询会上,有专家主张,住房公积金已经完成了“房改”的制度初衷和历史使命,应该退出历史舞台。

董登新却提出截然不同的主张,“住房公积金制度经过10多年的房地产大开发运动,已具备强大的群众基础和社会知名度,废除十分可惜。相比之下,与它同时诞生的企业年金却形同虚设。”他建议,将企业年金与住房公积金合并。

推进的过程并不容易。2016年初,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办法 “三金”修订草案公开征集意见,董登新分别给住建部、人社部、财政部、国务院法制办提交了《将“三金”合并为强制公积金的建议》。之后,他又进一步撰文建议,将“五险三金”整合为“三险一金”,即将生育保险与工伤保险并入基本医疗保险。

“这样做不仅简化缴费型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而且切实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并有利于做大做强第二支柱补充养老。”董登新解释。

他提出的政策对决策层及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部分主张与之后的政府决策不谋而合。2017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方案》,正式展开了生育保险并入基本医疗保险的改革试点。

“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主张,再转化为决策立法,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董登新感慨,“但是作为学者,为国家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是责任;当看到一项项改革新政落地、利国利民,都会带给我们学者一份成就感。”

“董教授是中国资本市场与养老金交叉研究第一人。”业界这样赞誉他,“他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改革咨询和政策建议。”

近十年来,董登新逐渐参与到我国资本市场、社保制度、养老金管理、住房公积金等相关领域的决策咨询工作中,受聘担任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一届上市咨询委员会委员、住建部有关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专家咨询工。2016年,董登新入选当代中国经济学家市场价值排行榜第25名。2017年初,他受聘为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

学者的坚守:“三不”原则

“熊市出了个牛教授”,这句话2008年在证券界广泛流传,说的就是董登新。董登新“火”起来,源于他对中国股市的三次“精准预测”。

2007年春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一家纸媒邀请了十多个专家对节后开门股市做预测。专家们都很乐观,只有他判断节后将是“黑色星期一”。春节后,开市第一天小涨。但是,第二天,股市一泻千里,大盘竟然一度下跌10%,收跌8.84%。看了那篇报道的市民佩服不已:“董教授的预测真准。”

2007年5月下旬,他受邀在银川作报告,力劝股民“一周内,赶紧把手上的股票全部抛掉。”当时,股市在4000多点,还在“疯狂”上涨,连垃圾股都翻番地上涨。然而,一周后,财政部决定将股票交易印花税提高200%,股市一周内从4300点大跌至3400点,听报告的人纷纷写电邮感谢他。

2007年9月中旬,当股市冲上5500点后,董登新连发多篇博文,预测本轮熊市暴动的三步曲:第一步,股市跌去一半;第二步,跌破2000点;第三步,百余只高价股将全部消失。这一预测遭到了许多股民的谩骂,当时股市疯长,董登新甚至收到了“恐吓信”。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预测全部都应验了。那次,股市一直跌到最低1664点。

“这些精准的判断,源于我对中国股市牛熊周期研究及数据分析,以及多年的经验积累对大势的基本判断。”董登新并不惊讶。

出名后的董登新,高价请他做咨询和报告的越来越多,同行们都劝他“换个庙”。但他表示,做学问不在庙的大小,“学校及学院领导都很尊重我、支持我,我非常喜欢和珍惜现在的工作环境,与领导和同事相处得非常融洽和谐,这也是我工作的动力和精神支柱。”

提到董登新,大家都知道他来自武汉的高校,但有时误认为他是华中科技大学的教授。每次介绍错了,他都认真地指正,“我是武汉科技大学的教授。”他说,只要出现“董登新”三个字的地方,一定会出现“武汉科技大学”的字样。

虽然经常游走在媒体、企业、政府之间,但董登新依然有着学者的坚守。他坚持“三不”原则:不做股评、不谈个股、不为商业活动站台。有人说他傻,有钱都不挣? “我很珍惜自己的名声。”董登新不为纯利益所动。

与生俱来的书生气,让董登新在社会上保留了一些“神秘”色彩,也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今年初,他接受《经济》杂志“经济学家”专栏专访时,反复强调“不能称我为经济学家”,充其量称为“知名学者”。

虽然社会活动多,但是上好课,带好学生,一直是董登新的第一要务,“教书育人,是我儿时的梦想”。他为自己订立了严格的规矩,不调课,不请假。他说,当老师是我的主业,“给学生上课是大于天的事。”

在讲好课的同时,董教授还经常利用QQ、微信与学生交心谈心,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教他们如何做好职业规划与就业准备,帮助他们树立“专业自信”。现如今,董教授已是桃李满天下,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只要与他保持联系,他都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他们。

董登新专心从教30多年,在《金融研究》《中国金融》《中国社会保障》《当代银行家》《当代金融家》等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主编出版著作5本,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及横向课题10余项。

“此生最大的荣誉,是学生对我的人品、讲课的认可。”董登新认为,“此生最大的价值,是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咨询与建议,服务于国家和老百姓。”

上一条:方梓威:逐梦四年 跨考学子圆梦海外 下一条:陈超:一个成功逆袭的考研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