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网讯(记者余蔓菲)近日,我校吴开明院士联合机械学院退休教授周鼎与企业合作,历时十个月研发出新型车用自动调节式离合器,其相关技术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这一发明突破了德国Sachs自动调节式离合器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空白,其第一专利权人为武汉科技大学。
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统的关键。在使用过程中,传统膜片弹簧离合器不可避免会产生磨损,当其磨损变薄必须定期手动维护,增加了时间和金钱成本。早在1996年,德国研发出自调式离合器,其和法国凭借自调式离合器方面的技术专利,多年来控制着全球汽车市场。国内不少企业和院校也对自动调节式离合器进行过研究,但最终都没能攻克核心技术,自调式离合器的生产始终是空白。
在这次合作前,日照普拉沃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曾花费一年时间研究全球所有已知的离合器,但研发结果并不理想。最后,该项课题找到武汉科技大学武科新材(武汉)研究院,联系上了吴开明研究团队下的周鼎机械课题组。
“德国的这项技术确实很厉害,但专利限制让国内许多汽车厂商束手无策,所以我想通过这次合作,研发出一种我们自己的离合器。”耗时十个月,周鼎研究出了与德国 Sachs 离合器核心技术截然不同的离合器,实现了我校在该项技术从零到一的突破。
德国利用了斜片设计,如何避开斜片创新提出另一种设计是难点。在对比了上十种可能的设计方案后,周鼎利用数十年机械专业知识的积累,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矿泉瓶盖的螺旋原理影射到研究问题中来,决定用螺纹替代斜片。但常见的单头螺纹只有一条螺旋线,无法满足自调式离合器快速自调的需求。“我一时间就想到用多头螺纹,它拧一圈移动的距离是单头的n倍,效率高、进给快。”这项发明不但加工方便、易于产业化且生产成本低,还具有性能稳定的优点。
目前,新型自动调节式离合器这项发明已投入实际生产制造及售卖,并展示于日照普拉沃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网站产品栏目中,后续拟使用吴开明研发的相关材料进行进一步设计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