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2019武汉材料前沿论坛专家报告

作者:国际钢铁研究院编辑:陈孖川发布时间:2019-09-19浏览次数:

武科大网讯 9月13-14日,湖北省2019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武汉论坛——2019武汉材料前沿论坛在我校青山校区钢铁楼碧园会堂举行。来自中国、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马来西亚和乌克兰等国家材料领域的专家分享了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就材料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英国剑桥大学材料科学与冶金系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HKDH Bhadeshia教授,主要从事高性能钢铁材料,尤其是国防装甲用钢、舰船防爆用钢、海洋工程用钢、耐热钢、管道用钢、工程机械用钢等高品质钢材相变理论、热处理工艺技术及其配套的焊接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此次报告主要介绍了一种马氏体组织为基体的新型纳米结构钢,生产工艺简单、性能优良。

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技术与创新研究所所长Peter Hodgson教授,主要从事先进钢铁材料及制造工艺、先进显微结构表征、轻合金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在超细晶钢、纳米贝氏体钢、汽车用高强钢、热加工中的组织演化行为等领域做出了杰出的工作。此次报告对先进高强度钢沉淀硬化有了新见解,对析出物演变及其强化机制做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的程一兵教授主要从事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包括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结构设计与制备,特别是单基板和柔性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材料和制备技术。此次报告讲述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机遇与挑战。有机-无机复合钙钛矿太阳电池是一种新型的薄膜光伏技术,能量转换效率大幅度提高,有潜力成为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替代光伏技术。这种基于解决方案的系统对于使用各种技术(如打印)的设备的处理很有吸引力,并且它可以很容易地在塑料衬底上制成柔性太阳能电池。然而,在该技术商业化之前,还存在许多挑战,如器件稳定性、难以形成高质量大面积薄膜、铅中毒和缺乏清晰的松解目标等。程教授介绍了在应对这些挑战方面的一些最新进展及推广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活动。

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副所长、日本钢铁协会副会长和高级材料合作创新中心主任Tadashi Furuhara教授是国际钢铁材料、钛合金相变和金属材料界面方面的专家。他报告的主题是先进高强度钢中的轻元素策略,节约稀有金属元素用于金属和合金的开发,对于自然资源有限,促进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介绍了最近在加强铁氧钢的纳米尺度沉淀/聚类方面的工作。例如,在铁质石中采用纳米合金碳化物沉淀的高强度、高延展板钢,采用强硬质合金成形元件的微合金化。这种硬质合金分散是通过在冷却过程中在铁氧体转化界面上反复成核获得的。最后强调强吸引M-I相互作用是低合金钢实现纳米颗粒分散和高强度的基础。

中国材料加工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华中科技大学的柳林教授主要从事金属玻璃的3D打印。近几十年来,金属玻璃已经因为其无序化原子结构以及其高强度、良好的弹性、磁性与耐腐蚀性等一系列优良性能而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由于尺寸限制以及原材料生产困难等问题,金属玻璃的使用受到限制,基于激光系统的3D打印则解决了这个难题。柳教授介绍了所在课题组利用选择性激光熔化(SLM)技术对铁基和锆基BMG及其复合材料进行三维打印的最新进展,包括所制备的BMG的三维打印工艺、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此外,还研究了3D打印锆基BMG的功能特性。以三维印刷技术制备的三维多孔骨架为例,采用化学脱合金法制备了微/纳米分级多孔结构,对废水处理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最后,讨论了非晶系统的选择、缺陷和晶化等对BMG的制备和性能影响较大的几个问题。

(摄影 胡宇豪)

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系博士生导师徐光教授,也是德国Bremen大学、德国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gakademie Freiberg大学、加拿大McMaster 大学、澳大利亚Wollongong大学访问研究员。为了优化700Mpa高强度钢中铌和钛的添加量,他对6种不同铌钛钢进行了精炼。分析了再加热温度对碳化物溶解率的影响,并用透射电镜观察了析出物的形貌还讨论了Nb和Ti的增强作用。最后提出了700Mpa级高强钢的再加热温度和最佳Nb、Ti添加量。

上一条:我校举办全国“毛泽东、人民英雄与新中国”学术研讨会 下一条:美国Virginia Tech访问学者刘融博士应邀莅临我校作学术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