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武科大 >> 正文

湖北日报:“百名教授大调研”让科研更接地气

作者:张歆 禾正青编辑: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1-10-28浏览次数: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歆 通讯员 禾正青

“去调研,总能有收获!”10月20日,谈及调研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作用,武汉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武科大”)多位教授感叹。

两年前,武科大校长倪红卫牵头,开展“百名教授大调研”活动。百名教授分成12个小组,利用40天时间,深入湖北各地市和企业,展示科研优势,调研技术需求。不少企业当即就和该校科研团队达成合作意向。

科研成果转化带来校地企多方共赢,调研的“溢出效应”不断显现。如今,校地企的联络日渐频繁,教授贴近实际做科研,推动更多的科研成果实现落地转化。2020年,武科大横向科研项目接近500项,比2018年增长30%,到账经费是2018年的2倍。

“组团”搭台 调研更广泛深入

“百名教授大调研”是近年来武科大开展的一次大型“组团”调研。和单个科研团队对接企业相比,学校“组团”调研,能带来怎样的好处?

“学校搭台联络地方和企业,对接单位重视程度高,在调研上就能更广泛、更细致、更深入。”该校科学技术发展院院长高全杰解释说,校地企的信息交换充分了,技术需求的对接也就更顺利,科研转化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

调研得到了教授团队、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高度认同,学校和企业的合作走向深入,向企业委派的科技副总人数逐年增多,2021年达到18人,是2020年的2倍多,外派人员超过40人,深入湖北地方市县,担任科技副镇长、科技副区长等职务。2020年,武科大与湖北省内近200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合同,占合同总数的一半以上,比2019年上升20%。近两年,转化专利127项,相当于前10年的总和。

调研更打开了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局面。武科大冶金行业背景深厚,以往合作对象多为钢铁、冶金行业的大中型企业。“组团”调研后,合作领域不断拓展,涉及新能源与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资源综合利用、县域经济转型等,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

种“豆”得“瓜” 越调研越有发现

带着科研成果去,提回一揽子需求来。教授们说:越调研,越有发现!

武汉青山工业区是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园区内有多家大型企业,涉及钢铁、石化等领域,原来各自为阵,固废都是企业购进化工原料进行中和处理,不仅费劲,还成本高。

武科大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刘涛教授团队来到现场,调研后就有重要发现。园区内,中石化武汉分公司和中国宝武青山基地是“邻居”,提炼钢铁产生的废料含硅基,化工行业废料含铝基,两种化学元素刚好能够互相中和,“这两家企业合在一起做固废处理,原料钱都省了不少。”

进一步实验后,刘涛发现,“固废协同利用”既能降低企业固废处理的成本,协同得当的话,还能将变废为宝,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比如利用钢铁化工固废生产地聚物胶凝材料,生产过程碳排放少,产品胶合效果好,还能抵抗氯离子的腐蚀,是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理想材料。

2019年,刘涛团队还到襄阳、十堰等地的企业调研。两地有多家主营钒的提取和加工的中小企业,调研的初始目标是优化提升企业的工艺流程。适逢“长江大保护”战略在长江沿线落地,企业固废处理需求陡增。提炼1吨钒会产生100多吨尾渣,且不同企业工艺流程有差异,固废处理利用的方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趟行程,不仅为刘涛团队带来了多个横向课题,还在2020年拿到一项1600多万元的国家重点项目。

调研过程中,类似这样“种豆得瓜”的案例不胜枚举。

“发展中的企业总有进步的需求,现在,团队每周都有成员去企业,聊一聊,看一看,不时就能碰撞出火花。”刘涛说,去一线调研是团队多年以来的科研传统,会一直延续。

校企协同 成果转化反哺科研

海底管线铺设水深超过千米,需要抗腐蚀;海底温度低,管线还要有韧性,避免低温开裂。武科大材料与冶金学院刘静教授团队科研攻关发现,在海底管线中添加微量镁,在提高钢的抗腐蚀性能同时,能协同改善其焊接接头的韧性。

到企业调研中,该团队与武钢有限技术中心达成合作,一起开展中试。镁是一种活性很高的化学元素,在高温钢液中添加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如何在炼钢过程中把镁安全添加进钢液,是工业化生产的关键,经过反复试验,镁最终以镁丝的形态添加,工业试制大获成功。

与此同时,该团队在技术攻关过程中,还就管线钢服役过程的夹杂物相互作用进行一系列深入系统研究,发表了三十多篇高水平科研论文,其中一篇论文单篇引用超过200次。“该技术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刘静自豪地介绍,“该成果将推动湖北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升湖北省在国家‘一带一路’和‘海洋经济’的影响力。”

在新型炭材料领域,该校化学与化工学院的李轩科教授团队与一家煤化工央企“一见钟情”。2019年,煤化工企业面临转型升级,亟需提高产品附加值,将目光聚集到碳纤维领域。

碳纤维制备技术及装备一直是中国制造的短板,碳纤维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多。为了突破长期以来被国外封锁的高端碳纤维材料,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当年底,校企投资近亿元建立了碳纤维中试生产线。

近两年来,李轩科忙得脚不沾地:企业指望产出,遇到问题,一天都不愿等,团队科研节奏被“逼”得飞快。“企业需求‘倒逼’我们做科研,团队只能鼓足劲头往前冲!”近两年,该团队仅授权的碳纤维国家专利就有近20项。

“以前教授们更看重国家项目,现在愿意投入更多精力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倪红卫说,企业和高校的良性互动最终也助推了科研本身,2019年武科大获批国家重大项目1项,2020年这一数据增长为4项。一系列科研成果背后都有企业的身影。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校地企合作,提高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为湖北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武科大力量’。”倪红卫表示。

https://epaper.hubeidaily.net/pc/content/202110/28/content_134536.html

上一条:中国教育在线:第十六届中西部地区翻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在武汉科技大学成功召开 下一条:中国青年报:2021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事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