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荆州9月12日电(通讯员 王凯 丁婵)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现状,武汉科技大学绿联社成员特地远赴荆州江陵县新庄村,开展了一系列以“发展·环境”为中心的调研。
据悉,实践队成员们到达了荆州江陵县新庄村,这是一个接近县城的小村庄,在这里,实践队成员们并没有见到期待的一望无际的稻田,取而代之则是一根根笔直的烟囱和几条排污渠。当地的一户热心的村民接待了实践队成员们,并向他们介绍了村庄现在的情况:村庄如今处在发展期,一些污染是无法避免的,政府也在尽力协调发展与环境的矛盾。
大力建设新农村,“发展”“环境”两不忘
在当地村主任的带领下,实践队成员们对新庄村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村主任介绍到,为了顺应党中央发展新农村的号召,村里积极引进一些小污染的工厂,在激发村子发展的活力的同时为一些失业的年轻人提供就业机会,在刚刚引进工业的时候,村子确实充满了生机,村民的经济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工厂引进,村子的环境也遭到了破坏,水污染,空气污染,工业垃圾等等问题随之而来,于是当地政府方面便开始严格管理工厂排污,与此同时,修复和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行进间,村主任不由得感叹道:发展和环境保护真是两大令人头疼的难题啊!
经过一天对村庄环境的观察和调研,实践队成员们对新庄村的现状也有一定的了解了,原来目前新庄村正处于发展与环保的协调期,政府方面对此也十分重视,采取工厂远离村民住房的基本措施,同时在水源和排污方面与饮用水严格分开,并且严格把控垃圾分类处理。在发展和环境这两者之间,政府也在尽力地努力。

图为实践队民访过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龙梦媛 摄
走入农家搞民访,真真切切顾民意
为了能够深入了解附近村民对村庄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实践队员们被分为三个小分队,分别访问了江陵县的司马村、花兰村和新庄村的村民一些关于村子的环境和经济问题。这次访问解决了实践队员们的一些疑问,也让他们了解很多事情。调查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在路上没有看见什么垃圾,街道也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的脏乱。在实践队员们询问后得知了当地的垃圾处理是非常合理的。村民们纷纷表示近几年政府对农村垃圾处理方面比较重视,每周的特定时间都有专人到每家每户收走垃圾,路上每隔一段距离也设有垃圾收集点。
除此之外,村庄附近有很多化工厂,至于工厂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实践队员们得到的答案也很出乎意料。只有少数距离工厂较近的村民表示生活受到影响,但工厂排放的污水不会威胁到庄稼的存活。原因是工厂与村民使用的水源并不一样,只有一条导水渠受到了影响,而其它的水源则是直接从江里引来的。
关于农药的使用问题,实践队员们也询问了一些村民,他们回答很让人意外。因为有人并不太了解农药的使用,而当地的水稻生长却又很好,那么他们是怎么使用的呢?经过实践队员们的观察,他们发现了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广播,实践队员们一开始还很疑惑这个广播的用途,经过访问得知广播是用来通告农耕信息的,这样一来既方便了村民,也很科学地普及了农药的使用。实践队员们民访时发现了大量农耕机械,或许这里慢慢的会没有炊烟,没有牛吟,但是相信这里会变得更加的富足,因为政府在努力,大家也在努力。
宣扬环保促发展,稳扎稳打求富强
实践队成员们为了让环境保护和稳步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在孙书记的支持下,借用村里的广播对村庄的现状及这几天实践队成员们的调研情况进行了总结,并且呼吁村民注意村庄周边的环境保护,在寻求发展的同时不能忘记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最后孙书记还亲自表示政府方面也会继续加强对工厂方面的管理,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大家一起去努力。
图为新庄村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龙梦媛 摄
通过这次环保与发展的宣讲,实践队员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但是这些矛盾并不是不可避免的,这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不仅如此,农村发展只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常常出现环境被无情破坏的情况。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虽然单独的我们做得很少,但是联合起来却可以拯救地球。一场发展和环境的博弈,大家相信最后会是双赢!
http://sxx.youth.cn/jxqc/sjjs/201709/t20170912_106984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