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网讯(通讯员李雪滢)为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与其课堂主体地位,增强课堂的问题性、互动性与创生性。4月15日晚,管理心理学老师李莉于11109教室组织教学班0663进行有关《群体心理与行为》的课堂展示。
在李莉的指导下,同学们根据各自对群体有关知识的感兴趣程度进行分组,组内进行资料整理、文稿撰写、PPT制作、演讲工作等的分工,通过对参考书籍与网络资料的分析整合,以分享视频与制作PPT的方式进行课堂演讲。
“你们认为纳粹主义或独裁主义在当前环境下有实现的可能性吗?”行管2002王诗彤借用德国电影《浪潮》,通过讲述高中教师赖纳·文格尔通过课堂实验的形式带领学生体验法西斯独裁制度的故事,引入《群体压力》这一章节。“大学生时常在作出选择的过程中,由于自我认知不足,无法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合理判断而产生从众心理。”她以阿施从众实验与电影《乌合之众》为例,以从众心理为切入点,分析群体压力的来源、影响因素与其对个体所产生的影响。
对群体的探索适用于团队建设,于大学生融入群体并组建优质团队有其推动意义。行管2001石欣瑶着眼于团队五要素,通过对华为团队、知乎团队等高效团队成功案例的剖析,提取其可借鉴之处。“大学生生活在群体之中,深受各类型群体的影响。”行管2002葛梓妍表示,《群体心理与行为》的有关研究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提高共同活动的社会性水平、发挥群体对自身发展的积极作用,从而产生社会助长效应。
“越是知识体系丰富、经验丰富的人,越能保持本心,越能辨别某个群体行为的正确性,从而对此作出反应。当代大学生需提高自身判断能力,找准定位,在群体活动中创造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李莉根据学生课堂展示成果进行相关补充并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