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网讯(通讯员闫佳淇 陈欣雨)8月23日,我院十“化”教育团队队员闫佳淇为了让支教的孩子更直观的感受泥石流的危险,便组织学生开展了一场趣味体验活动。
闫佳淇首先对孩子们进行了理论知识的讲解。当游客或行人沿山谷徒步时,一旦遭遇大雨或远处传来打雷般声响,应该高度警惕,迅速转移至高地。此外,闫佳淇还列举出几个夜间安营扎寨时的注意点:在搭帐篷时选择较为平整的高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或大量堆积物的山坡。如果出现高速滑坡无法逃离,应当就地不动或抱住附近大树等物。
等孩子们掌握一定知识后,闫佳淇便准备开展趣味体验活动。在活动中闫佳淇自己扮演救援者,让五个孩子扮演落石,按照事先规划好的路线跑。而其他的孩子扮演游客,可以在指南针、手电筒、登山杖、安全帽中选择一种作为逃生工具。当“游客”用逃生工具引起闫佳淇注意时,即可开始逃生,如果“游客”被“落石”追到则逃生失败,跑出教室即为逃生成功。
在了解了游戏规则后,孩子们戴上了表明身份的手环,“落石”们站到了各自路线的起始点,“游客”们也在逃生工具中进行了选择。当闫佳淇发出“开始”的口令时,扮演“落石”的孩子按照规划的路线开始跑动,扮演“游客”的孩子也纷纷使用逃生工具,想方设法的引起闫佳淇的注意。“游客”张晨阳小朋友选择了手电筒,他进行了“三短、三长、三短”的闪烁方式,这是国际通用的SOS求救信号,一下子就引起了闫佳淇的注意,随即便被成功救援,顺利逃出了教室。
“泥石流的发生往往是突然性的,盲目的逃生可能导致更大的伤亡。只有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逃生意识,才能在遭遇泥石流时不慌张,快速逃生。这次活动虽是一场游戏,却有很强的教育意义,也可以让这些孩子牢牢记住逃生的要点。”闫佳淇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