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网讯(见习记者邵唯)“年轻的时候,我们这代人,干什么工作都是服从国家的安排。可做导游,却是退休以后我自己选择的第一份工作。”7月23日,能动1703班暑期实践团队在参观宜昌市博物馆时,一位老人自豪地介绍着自己。
上午11时,队员们在博物馆内参观各历史时期宜昌地区的标志性建筑时,一位穿着运动装、皮肤黝黑的老人默默走上前为大家讲解。“你们看穹顶以太阳为主要设计元素,这其实反映了宜昌地区祖先对太阳的崇拜以及宜昌作为楚国故地对屈子哲学的崇尚。”面对老人的细致讲解,队员们纷纷鼓掌称赞。
队长吴泽渊问道:“爷爷您背下这些解说词花了多久啊?”老人笑着表示,这些解说是他从书本和自己的工作经历中总结得出的。原来,老人名叫李小毛,退休前是三峡大坝的一名水电工程师,退休后出于对宜昌的热爱便自愿留下来当了一名导游。
当队员们问及老人为何这么大年纪还从事导游职业时,老人突然提高了嗓门:“导游不是年轻人的专利,每一次介绍我都能用别人的眼光重新认识这个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它让我重新焕发了青春。”为了不落后于年轻导游,老人不断学习,针对不同的人群会变化自己的导游词,比如很多游客比较关注三峡移民的问题,他就利用业余时间自己去移民家里和移民上班的工业区区了解掌握真实的情况。
参观结束后,吴泽渊感慨道:“一位七旬老人都如此的不服输,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积极锻炼、快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