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网讯(通讯员潘传慧子)7月15日下午,外国语学院“高校、农村E&E少儿外语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公益项目”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到达社会实践目的地:全省27个重点革命老区乡镇之一——襄阳市保康县黄堡镇,开始为期十余天的支教活动。该团队由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少利老师带领,由外国语学院、校团委“青马工程”学员组成,包括2名研究生和8名本科生。
学习团十八大精神,志愿者整装待发
7月16日上午,实践团队前往保康县城关镇三溪沟村委会,参加共青团保康县委传达学习团十八大精神培训会暨保康县2018年“希望家园”启动仪式。保康团县委宦妮娟在会上强调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与责任,鼓励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奋斗。接着,由保康团县委陈怡主持“希望家园”启动仪式。她向听众们介绍了“希望家园”建立的初衷以及发展史,同时,她期望参加“希望家园”活动的志愿者秉承志愿精神,为留守儿童、在外务工子女做好服务。会后,团县委副书记齐雪娇亲切会见了我校团队全体成员,并合影留念。
学生领队严婷领取了“希望家园”的牌子。她拿着牌子激动地说:“这让我很有仪式感,我觉得这块牌子分量很重,对我们志愿者来说意义重大。相信接受了洗礼的我们一定能圆满完成实践任务!”

初上讲台尚青涩,学趣结合促进步
“第一次给小朋友们当老师,我真的特别紧张。”志愿者丁彤在上台前说道。7月17日下午,经过一天的打扫和招生,“希望家园”正式开课。第一天的教学内容为二十六个英文字母以及字母歌。“考虑到学生们年龄参差不齐,农村孩子英语基础较差,所以我们决定从零基础开始教学。”领队严婷解释道。丁彤走上讲台,自我介绍后一直微笑着给孩子们教学。除了领读和领写之外,她运用身体部位对英文字母进行表现。“大家看,两只手摆成金字塔形,拇指尖相接,像不像字母A呢?”丁彤边说边做,学生们也纷纷模仿。教学结束后,她当堂获取课堂反馈,读得好或者写得好的学生都能获得糖果作为奖励。下午五时许,教学结束,学生们依依不舍地离开教室。“老师教得很生动,”学生刘梦琪说道:“一直到下课,那些知识都让我记忆犹新。”

爬山瞻仰纪念碑,缅怀烈士感悟多
“走吧,我们去爬山,瞻仰烈士纪念碑。”吴少利老师对志愿者们说。7月17日晚饭后,实践队即刻出发前往山顶。一天的准备及教学后,志愿者们十分劳累,尽管如此,他们仍坚持爬完了近三公里的山路。到达纪念碑后,吴少利凝视着纪念碑,饱含深情地对学生们说道:“有些烈士牺牲的时候,年龄比你们还小,为了革命,有的烈士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看看山下璀璨的灯光,没有他们的牺牲奉献,哪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接着,吴老师领着队员瞻仰无名烈士墓,面对革命烈士纪念碑,深深地三鞠躬。“追忆先烈,让我知道了奉献精神的伟大,我们一定要把这份敢于奉献的精神传承下来,带到接下来的实践活动中去。”志愿者李赵诗感慨地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