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网讯(通讯员苏鹏鹍)HIS,ARM架构,轻量应用服务器……11月18日至11月19日,我院邀请华为鲲鹏工程师李光敬于30207教室开展鲲鹏原生开发创新实践课程。课程助教周婕、李洪艳,学院50名2022级学生参与此次课程。
李光敬指出,此次实践课程分为4个关卡,每个关卡他将介绍相关技术及原理,带领学生手把手实操。他希望学生循序渐进,逐步学会使用鲲鹏代码迁移工具Porting Advisor将X86源码迁移至计算平台,通过实践了解X86与鲲鹏的差异,掌握代码迁移的基本原理及流程。
李光敬结合板书、PPT介绍鲲鹏平台应用移植的相关知识和程序运行原理。他实机展示利用工具将代码迁移至鲲鹏计算平台的整个实现过程,教室一时“哇”声一片。赞叹之余,学生从配置华为云Linux服务器开始,在助教的帮助下一路过关斩“将”,完成各式应用移植部署,具体了解代码编译原理及应用构建、打包流程。
李光敬详细讲解了计算产业发展趋势,介绍华为鲲鹏生态体系,为学生勾勒一幅鲲鹏计算产业、鲲鹏生态的全景图。他指出,多样性计算时代,整个计算产业生态体系如同一棵参天大树,而鲲鹏和昇腾处理器就是树根,只有根深才能叶茂。
李光敬讲述全球软硬件趋势,分析我国发展优劣势,预测未来科技发展趋势。他对比中美在信息技术上的发展,列举滴滴在美上市风波、淘宝等购物软件收集和分析用户行为数据等事例,指出中美科技脱钩趋势日趋明显,软硬件迫切需要协同发展。
我院2022级本科生辅导员曾宪森表示,此次活动是学院产教融合事业的积极探索,搭建校企互动平台,旨在帮助学院学子了解相关信息产业,学习并实际运用行业前沿知识,拓展学生眼界,提高核心竞争力。李光敬指出,此次实践课程分为4个关卡,每个关卡他将介绍相关技术及原理,带领学生手把手实操。他希望学生循序渐进,逐步学会使用鲲鹏代码迁移工具Porting Advisor将X86源码迁移至计算平台,通过实践了解X86与鲲鹏的差异,掌握代码迁移的基本原理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