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新闻 >> 正文

【外国语学院】寓教于乐启新声 互动课堂筑自信

作者:彭瑞编辑:周同江发布时间:2025-07-15浏览次数:

武科大网讯(通讯员彭瑞)为有效激发乡村学子英语学习兴趣,破除“哑巴英语”困境,引导其敢于开口、乐于表达、善于交流,7月15日,我院“梦载星河”社会实践队队员唐怡倩在桑梓4班组织了一堂生动活泼、注重实效的语言基础课。本次课程聚焦“英文自我介绍”的核心技能,旨在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英语魅力,提升交际自信。

唐怡倩运用“趣味视频与歌曲导入”、“高频师生互动”、“深入小组讨论”及“创意小组展示”四个环节,系统讲解了英文自我介绍中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地及兴趣爱好等关键要素的表达。课堂以一段精心挑选、旋律熟悉的儿歌改编曲开始。唐怡倩说:“这些歌曲将目标句式融入朗朗上口的旋律中,能够有效降低学习门槛,显著提升学生的接受度与参与积极性。”

“语言学习的核心在于运用与交际,”唐怡倩在阐释课程理念时强调,“单向的知识灌输容易导致两个问题:教师难以精准把握学情,学生也易陷入‘听懂却不会用’、‘不知何时用’的误区。”因此,她在课堂上践行“精讲多练”原则。每讲解一个知识点或范例后,都立即组织学生进行互动练习和小组展示。

她表示,这种互动教学模式不仅能帮助教师获得即时反馈、调节教学节奏,更能让学生在模拟真实人际交往的场景中大胆开口,将所学知识即刻转化为实际能力,从而深刻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真正实现“乐于开口、敢于表达、善于交流”的三重目标,达到在人际交往中学英语,在英语环境中提升交际素养的双重效果。

课后,学生杨盈莹分享了她的学习感受:“那些互动环节特别棒!让我们马上就能把刚学的东西用起来,自己说、自己练、自己展示。这让我一下子明白了老师教这些内容的意义,感觉知识‘活’起来了,学英语也更有劲儿了!”

实践队教学组组长杨娜总结:“我们教授英语,其根本目的绝非仅仅为了应对考试,”她指出,“更重要的是赋予学生掌握这门全球通用语的钥匙,使其能够自信地融入以英语为桥梁的广阔世界。唯有如此,他们方能真正打破地域限制,拥抱更辽远的未来,看见更精彩的世界。”据悉,此类互动式英语课堂将持续开展,助力学生提升实际交流能力。

上一条:【管理学院】走访老兵忆往昔历史 家校携手传红色基因 下一条:【机械学院】禁毒守护乡邻安 青春聚力筑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