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网讯(通讯员张雪 朱悦)7月15日下午,我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南门岗社区,开展抗疫精神、大别山精神与抗洪精神专题宣讲,为黄冈市红安县南门岗社区的孩子们深入解读“三大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实践队队员贺诺担任此次活动主讲人。
抗疫精神,生命至上与团结力量的彰显。贺诺以新冠疫情为切入点,阐释抗疫精神的核心要义。他强调,抗疫精神首要体现为“生命至上”,疫情期间无数医护人员奔赴武汉等地区,用行动守护每一个生命的健康与安全,各地对湖北实施“一对一”支援,上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图景,彰显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
他特别提到一线工作者的“舍生忘死”:医护人员与后勤保障人员坚守最危险的前线,以自身安危换取他人平安。同时回顾2003年SARS疫情中,北京7天建成隔离医院的奇迹,与新冠疫情期间火神山医院快速建成的壮举遥相呼应,印证了危难时刻中国人民的行动力。宣讲中播放的视频还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的部署、钟南山与李兰娟院士的前线坚守,以及民间志愿者的后勤支援,全方位呈现抗疫精神的实践力量。
大别山精神,革命岁月中的信念传承。作为红安县这片红色土地孕育的精神财富,大别山精神是宣讲的重点。贺诺详解其核心: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他指出,这一精神源于鄂豫皖地区的革命斗争,是共产党人在白色恐怖中淬炼出的精神结晶。
黄麻起义的历史被特别提及——1927年11月13日,这场起义打响长江以北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展现了“勇当前锋”的斗争姿态。贺诺讲述了赤卫队队长陈如香宁死不屈的事迹,诠释“坚守信念”的深刻内涵;而刘邓大军的“棉衣战”更显“团结奋进”的力量:约12万将士身着单衣在大别山作战,最终全军自力更生,半个月内赶制10万余套棉衣,创造了军史奇迹,生动体现“胸怀全局”的革命情怀。
抗洪精神,灾难面前的不屈脊梁。贺诺最后解读抗洪精神,将其定义为1998年特大洪灾中凝聚的集体意识,核心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他介绍,当年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水,沿江省市面临严峻考验,全国上下紧急动员,从中央到民众协同构筑抗洪防线,用团结协作与不屈信念筑起精神丰碑。
此次宣讲让南门岗社区的孩子们深刻感受到三大精神的时代意义。这些精神既源于特定历史语境,又跨越时空给予当代人力量,激励着在场者传承信念、勇毅前行,勇担时代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