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网讯(通讯员张启贤 李鹏飞)7月21日上午,我院“山水梦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携手我院科普基地“翱翔之翼”科普志愿者服务队,在宜昌市远安县双利村开展了一场主题为“稀土之光”的科普实验课堂。
志愿者李鹏飞以“身边的稀土”为切入点,结合智能手机、风力发电机等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稀土元素“工业维生素”的重要地位及其在国计民生中的广泛应用。“稀土其实并不稀有,它就在我们身边。”李鹏飞生动的讲述迅速拉近了抽象科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志愿者张启贤系统介绍了稀土的概念、种类及其战略价值,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让学生们认识到稀土资源是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撑。讲解过程中,志愿者结合国际经贸形势,特别强调了我国在稀土资源领域的优势地位及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性。
讲解结束后,学生分组开展动手实践。在志愿者专业指导下,学生们运用传统“水飞法”工艺,亲自动手将孔雀石、青金石、赤铁矿等矿石加水研磨,制做出天然的矿物颜料。“老师,开学后我要把我做颜料的方法教给我们班同学!”孩子们兴致盎然分享着。
随后,学生用自制的蓝色、赭红色等颜料在画纸上挥洒创意。“我画的是用稀土造的未来矿山和会飞的汽车!”活动现场洋溢着探索与发现的喜悦。
“我们这里的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这样的科普课。”双利村党支部书记黄维华表示,“大学生志愿者的到来,不仅解决了暑期孩子‘看护难’问题,更重要的是打开了孩子们的视野。”科普基地骨干教师祝淑芳表示:“将前沿的科学原理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实践体验,有效点燃了乡村学子的科学梦想,助力科普工作的推广。”

据悉,我院科普基地于2022年被评为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长期致力于安全、资源、环境等领域的公益科普。未来,“山水梦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与科普基地“翱翔之翼”科普志愿者服务队将持续开展系列科普活动,结合专业特色,提升乡村儿童科技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