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网讯(通讯员陈妮娜)9月12日上午9时30分,我院2025级研究生学术道德专题讲座在黄家湖校区教四楼42305报告厅举行。我院MTI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姚刚、研究生辅导员吴晨晨以及全体2025级研究生新生出席,活动由MTI教育中心助理李旎主持。
讲座伊始,主讲人李旎表明科研道德的重要性,道德问题与科研关系密切。研究生需重视道德教育,从而规避学术不端的行为出现。
在科研素养培育板块,李旎从学术基础能力展开。她强调语言基本功是学术写作与表达的基石,同时鼓励大家了解SSCI、A&HCI等高水平期刊,以获取学科前沿、学习写作规范、积累资源并明确学术定位。她还讲解了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Proquest等文献检索平台的使用特点,助力高效获取可靠文献。
谈及研究选题,李旎引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跨学科理论”等原则,鼓励学生学会“发现学术空缺难题”,捕捉“学术创新点”。同时,她提出好选题需符合“小、新、实、趣”标准,即范围可控、有创新点、具可行性,同时能激发研究者兴趣。
写作规范方面,李旎详细介绍了APA、MLA、Chicago等不同引用与参考文献格式,提醒大家投稿前要查看期刊“Author Guidelines”。她建议通过“导师合作制”进行论文的修改,密切关注语言准确性、逻辑结构、学术贡献等不同维度,还可借助Grammarly、ChatGPT等工具辅助。
关于学术道德,李旎围绕其定义、原则、作用为学生进行详细讲解。并列举数据与实验诚信中的常见违规行为,如数据造假、虚构调查结果等,警示大家坚守实验与数据真实可靠的底线。李旎阐述学术不端的代价,从课程、学术、声誉三个不同纬度举例学术不端的惩罚方式,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学术不端的严重后果。同时,当学生面对学生不端“不确定时”情况时,她鼓励学生主动询问导师或任课老师,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谨慎对待合作作业等。
李旎表示,此次讲座内容丰富、案例详实,为2025级研究生勾勒出更全面、深入的学术道德认识,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助力科研工作规范开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