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网讯(通讯员黄浩宇 陈秋韵)10月17日上午,我院教授张齐武在青山校区主楼202教室利用校本资源为学生讲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近400位来自材料学部、冶金与能源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的25级硕士研究生一同参与,在课堂上切身感受到了身边榜样的人格力量和精神感召。
人无精神不立、校无精神不强。为提高面向理工科学生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效能,在本次课堂上,我校材料学部教授丁文红的身影和事迹再一次出现在思政课堂的大屏幕上。丁文红是我校材料学部博士生导师,她深耕钢铁材料领域三十余年,带领团队攻克了我国钢铁行业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因其突出贡献荣获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和“全国三八红旗手”“荆楚好老师”,是我校涌现出的全国高校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
此外,在本科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硕士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和博士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的教学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充分利用红色校本资源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其中,张齐武去年12月底曾带领学生专程到青山校区钢铁楼拜访丁文红,并就如何弘扬“卓越工程师精神”和深化创新人才培育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国内首先提出了与战略人才梯队相对应的“社会主义优秀劳动者精神”——即包含科学家精神、卓越工程师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内的完整精神谱系,理工类高校可通过实施“卓工版”的思政教育提升整体育人效果等。
课堂结束后,张齐武总结道:“本次教学在青山校区思政课堂上通过联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专题,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武科大故事”,为未来的“卓越工程师”们厚植了家国情怀,增强了青年学生全面建设科技强国的志气、勇气、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