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生活 >> 正文

【银发榜样4】龚太平:校友心中的“娘家人”

作者:编辑:程毓发布时间:2025-10-15浏览次数:

通讯员 周琬 张艺轩

走进医学部校友工作办公室,总能看到办公室桌上摆着鲜花,贺卡上满是真挚祝福,这些都来自返校看望龚太平老师的校友。

自1976年留校任教,到2014年退休,随后扎进校友联络工作,这位银发教授已在母校坚守49年。从外科讲台到实验室,从25年精心育人的班主任到校友心中的“娘家人”,他用半世纪的光阴,将“爱学生、爱学校”的信念熔铸成长河。退休后的11年里,他更以“退休不褪色”的执着,承担校友联络工作,续写共产党员与人民教师的热爱与担当。

26天募集56万 为校友罕见病孩子点亮生命之光

1995级护理专业校友谢焕瑜的孩子,从出生时便低烧不断,长大后也不间断地发烧。直到孩子八岁,谢焕瑜四处求医无果,无奈之下想到了曾在校友群帮助过许多校友的龚太平,向他求助。

得知消息后,龚太平立刻联动北京大学校友为孩子诊断。孩子被诊断出缺乏三种免疫因子,属于世界罕见病。治疗该病至痊愈至少需要百万元,高昂的费用让这个家庭难以承担。

在等待骨髓捐献过程中,孩子的眼睛又被查出感染单细胞病毒,存在失明风险,必须使用美国药企生产的抗单细胞病毒抗生素,但对方不同意邮寄药品,必须去美国治疗。

龚太平发起校友捐助倡议,仅26天筹集到56万元善款。1999级校友杨婷看到校友群里的求助后,主动联系龚太平。她通过多方交涉,成功推动药物邮寄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最终,孩子顺利手术,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也重燃希望。

像这样促进校友联络的群,龚太平建立、参与了168个。他积极搭建校友联络网络,联系校友近两万人次,先后为极困校友募集捐款156万元,挽救29条生命,其中不乏心脏移植、晚期恶性肿瘤以及世界罕见病等重症患者。

紧急联动患病年轻校友搭建生命支援网

2009级学生小胡以优异成绩从我校毕业,高分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不到两年,不幸确诊急性恶性肿瘤。首诊同济医院前期治疗至少26万元,对于农村的孩子,几乎不可能完成筹款。

由于小胡未购买大学医疗保险,所有费用需全额自费。家人曾在医院门口摆摊求助,却收效甚微。绝望之时,他们想起了校友口中“总能帮人渡过难关”的龚太平。他的同班同学与龚太平联系后,不到两天半,在全体校友的支持下,为她筹集到41万元。

救命钱筹集后,龚太平第一时间联系小胡本科期间的班主任、辅导员,带着大家一起赶往医院探望,小胡母亲十分感动。

这份急切的求助,在校友中也很快传来了回应。我国干细胞领域细胞肿瘤免疫专家、时任上海同济大学干细胞研究所博导的校友刘劼,看到消息后当晚回电龚太平:“武汉首期治疗后,她的病我来跟进,医疗资源我来协调!”刘劼不仅承诺亲自医治,并且当晚为小胡捐赠1万元。上海校友张杰也第一时间联系龚太平:“如果师妹来上海治疗,除了每月支持生活费缓解燃眉之急外,只要她需要,我的车随时可用!”

一年后,完全康复的小胡顺利考入北京著名心血管内外科医院,攻读博士学位。临行前,她特意找到龚太平,眼中满是激动与感激:“龚老师,是您和母校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要继续努力学习,报答母校。”

8000人次 用陪伴与镜头留住校友“回家”记忆

退休前,龚太平连续担任25年班主任,呵护688名学生成长,免费为2800多名学生提供考研指导。他热爱摄影,拍摄200多万张学生和校园照片。但是,他说,退休后的校友工作最让他有成就感——因为在这里,他不仅连接了校友情谊,更传递了一份跨越时光的温暖与担当。

“校友是母校的根,这份情谊不能断。”自2014年退休后主动担起校友工作以来,龚太平11年间足迹遍布全国29个城市,行程数万里;接待回校校友近8000人次,覆盖30届学子。2018年学校校庆120周年、医学部建院60周年之际,他组织两百多名校友返校,募集捐助近18万元,评选120名知名校友,成立三大校友会组织,为校友工作筑牢根基。

2011级的校友郑亮说:“龚老师很细致,小到自费请零散校友吃饭,大到组织年级聚会,从安排住宿到摄影记录,他都事无巨细,让我们每次返校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联系校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在做这件事情时,我总有一种兴奋感,希望自己的举动可以将更多校友们连接在一起。”龚太平表示。

“他不是在帮校友,就是在去帮校友的路上。”这是同事们对龚太平的一致评价。而在龚太平自己看来,能为校友、为母校做事是最幸福的事。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须扬鞭自奋蹄’。无论风雨兼程,无论何时何地,龚老师都做到了退而不休,实现了母校与校友的双向奔赴,受到了领导及师生的高度赞扬,不愧为银发榜样!”我校医学部原党委书记孔波评价道。

如今72岁的龚太平,每天校友群的消息提示音不断。“只要校友需要、学校需要,我就一直‘不打烊’。”(离退休工作处、医学部推荐)

【银发榜样1】湛从昌:传道授业六十载 耄耋犹怀育人心 https://www.wust.edu.cn/info/1591/455372.htm

【银发榜样2】毕学工:深耕钢铁冶金领域的学术楷模 https://www.wust.edu.cn/info/1591/455922.htm

【银发榜样3】王光华:既要钢铁林立,也要碧水蓝天 https://www.wust.edu.cn/info/1591/456482.htm

下一条:国家助学贷款“护航”求学路 我校5000余名学子畅享“绿色通道”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