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网讯(记者徐湘颖 通讯员范梦颖 赵彤彤 摄影陈天曦 许嘉芮)一根红线,联结不同国度的青春;一张红纸,剪出跨越文化的笑容。10月16日,我校30余名中外学子于教十一C区314教师开展“沁湖华韵”跨文化交流沙龙,通过中国结与剪纸两项传统技艺,沉浸式开启了一场指尖上的文化之旅。

“红线相互缠绕,紧密联结,‘结’在中国文化中寓意团结吉祥。”随着主持人的介绍,来自坦桑尼亚的留学生Winifrida Abel迫不及待地拿起红线。性格内向的她留学两年,第一次主动参与活动,轻松的氛围让她逐渐打开自我。她学着身旁中国学生的手法,绕线、穿出、拉紧,当做出自己的第一个“万字结”时,她激动地说:“一开始觉得很难,但在中国学生的帮助下,我慢慢学会了。我会一直记得这段有趣的经历!”
巴基斯坦留学生Khadija Zehra兴奋地将刚编好的中国结挂在外套纽扣上,指尖灵动地向在场学生们演示着新学会的编法,引得现场掌声阵阵。

材料物理专业2024级学生何梦缘一边整理剪纸,一边用简单的口语和肢体语言与留学生攀谈起来。她惊喜地发现,原本不自信的口语竟自然涌出,大家从大学生活聊到各自国家的美食,“当大家一起动手劳动时,就特别想交流。这次活动也结识了我的第一个外国朋友!”
活动主要策划人,潇湘雨文学社社长陈雅欣介绍,互动旨在在国际学生心中播下一颗对中华文化好奇的种子,“让他们感到中国文化是鲜活的,而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
据悉,“沁湖华韵”沙龙致力于打造为一个高品质、可持续的校园文化品牌,计划于每周四定期举行。后续,沙龙将继续以“每次一个点”的深度体验方式,让更多国际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与师生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