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网讯(通讯员李佳瑛) 9月4日,在宿舍阳台远望了许久,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任兴月在临近推免截止时,终于下定决心提交推免申请——她决定为“热爱”挑战跨专业外保机械工程。短短21天里,她挤时间查询院校简章、投递简历,累计参加3场线下面试。9月25日,收到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拟录取”通知时,她长舒了一口气。
“这一切都要从我大二参加的大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开始说起。”接受采访时,任兴月说道。那次竞赛中,她的队伍在污染土壤预防监测环节遭遇了瓶颈:因自动化监测土壤各项指标涉及机械设备的设计与应用,超出团队的专业范围,项目开发陷入困境。
“虽然项目最终成绩不理想,但我却由此对机械工程产生了兴趣。”她回忆道,“后来实习时参观了一些污染处理公司,更深刻体会到处理机械装置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燃起了学习机械工程的热情。”
大一,任兴月手握排名班级第一的绩点,满怀信心,立志保研。大二,绩点稍许失利,便以兴趣为指引,转而准备跨专业考研至机械工程。大三大部分时间里,随着环境工程专业课程陆续结束,她依据考试大纲自学机械设计。随着学习不断深入,任兴月发掘出这一领域的乐趣,让她对机械工程专业知识有了更系统的了解。
“恰好今年推免名额扩招,我看到了外保的希望。再加上由于我的身体情况:长时间低头颈椎就会痛。我认为自己并不适合考研备考期间的强度,于是选择尝试一旦成功、压力就会相对更小的保研。”任兴月说道,“我勇敢尝试了一次,很幸运地抓住了机会。”大四开学初,任兴月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敲响了辅导员高东箭的办公室的门,咨询跨保相关事宜。尽管学校此前并无从环境专业跨保至机械专业的先例,高东箭仍表示支持:他提供了一些建议,比如依据冲稳保的策略以尽可能减小跨保的风险。
保研期间,任兴月白天学习机械工程专业课程,同时向有意向接收自己的高校投递简历,参加目标院校的面试。深夜,躺在宿舍床上焦虑地刷着保研相关的信息,颈椎旧疾隐隐作痛。她的桌边摞着半人高的的纸张,密密麻麻画着专业课的思维导图。

保研投简历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路,她也曾感到过迷茫。在这条路上,正是许多像高东箭这样支持她的人陪伴着她前行,帮助她一步步把模糊的目标,踏成了清晰的路:她的两名室友、她曾在机械学院咨询的老师、父母以及男朋友,无一不对她的决定表示坚定的支持。当意识到自己启动保研准备的时间晚于其他保研生、因自己“夏0营”“冬0营”的进度落后于保研大部队而焦虑时,正是他们的存在,一点点抚平了任兴月内心的不安。
据她回忆,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自己的两位室友。她们用切实的行动一路陪伴着她、在她犹豫时耐心地陪伴,引导着她理清思路、明确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分析现状时,通过认真思考室友逐个抛出的、循序渐进的问题,她开始回顾自己的初心。任兴月突然意识到自己两年之后、命运般回到了打算保研的这条路上,产生了试一次的念头。决定保研之后,她们还自告奋勇地陪她模拟面试时可能遇到的各种状况,让她在正式面试时更加如鱼得水。
“兴趣、机遇、感恩”,三个关键词串联起任兴月的跨保之路。如今尘埃落定,她在继续加深对《机械原理》这门课程理解的同时,终于能腾出时间做学习之外的事:做家教、锻炼身体……
“这21天对我来说是仓促的背水一战,过程中很多次想过放弃,但一路上所有人的鼓励给了我信心,我对他们始终心怀感恩。”任兴月说道,“回头看,我也很感谢当初决定勇敢抓住机会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