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新年特稿】2018年度新闻

作者:新闻中心编辑: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9-01-01浏览次数:

1. 武汉科技大学办学120周年纪念大会隆重举行

武汉科技大学办学120周年纪念大会10月26日在黄家湖校区田径场举行。美国、德国、英国等10余个国家的知名大学校长和专家,校友苏义脑、毛新平、谢先启、吴开明等4名院士,河南原政协主席范钦臣、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安丽,社会各界人士、学校老领导、各地校友代表、师生员工代表出席会议。我校120周年校庆活动吸引了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人民网、光明日报、湖北日报等中央及省市十余家媒体采访和报道。社会各界评价我校120周年校庆活动“有档次、有水平、有高度、有品位”,学术校庆、文化校庆、校友校庆的宗旨得到了完美体现,增强了武科大的凝聚力,扩大了武科大的社会影响力,提升了武科大的美誉度,为学校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2. 我校工程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

根据美国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1月1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校工程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这是我校继2016年7月材料科学学科进入后,又一学科进入世界高水平学科行列。在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我校注重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育并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交叉创新科研平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好科研,学校学科实力整体稳步提升。材料科学学科自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以来,每次ESI更新排名都稳中有升。根据当前学科接近度来看,我校化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都具有较大潜力进入ESI前1%。

3. 我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立项名单

国家外国专家局7月公布2018年度地方高校“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立项名单,实现了湖北省属高校零的突破。我校“海洋工程用钢及应用性能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标志着我校正式成为“111计划”高校。9月21日下午,科技部党组成员夏鸣九和校长倪红卫为基地揭牌。

“海洋工程用钢及应用性能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依托国际钢铁研究院,近年来引进国外院士5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5名,研究方向覆盖海洋工程用钢的主要工序环节,组成了创新链与产业链相互融合的创新团队。

“111 计划”由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2016年首次面向全国地方高等院校开放。

4. 国家生态环境部批准我校建立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国家生态环境部4月初来函,正式批准我校建立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5月15日,湖北省环保厅科技处副处长杨嵘和校长倪红卫共同为实验室揭牌。

该实验室的获批,是我校“十三五”国家级平台建设的又一重大突破,将为进一步推进我校科技创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提供重要平台,也将为我校“双一流”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5. 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顺利完成,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冶金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我校于10月8-12日接受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分别在青山校区和黄家湖校区以集体考察和分头听课看课、深度访谈、座谈、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实际情况。专家们一致认为:我校办学定位准确,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行业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达成度;重视师资队伍与教学条件建设,人才培养的保障能力逐步提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得到逐步提升;以本为本,突出学生发展,学生及用人单位满意度高;领导班子团结进取,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学校发展态势良好。

6.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

学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党委书记孔建益强调,深刻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的首要任务。校长倪红卫作辅导报告,强调要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四个回归”,进一步牢固树立本科教学中心地位,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推进一流专业建设,着力推动课程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不断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完善评价体系,强化考核结果应用,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校领导到各单位宣讲对谈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7. 我校入选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三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湖北省高校服务地方发展暨“双一流”建设动员大会1月19日举行,我校入选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与矿业工程、机械工程入选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校长倪红卫作为省属高校代表在会上发言,武汉科技大学多年来把发挥学科特色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湖北地方经济建设做贡献作为光荣的责任、使命和追求。我校将以此为契机,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双一流”建设为目标,大力推进综合改革,进一步整合学科和学术资源,推动基础、交叉、新型学科的发展,为湖北省创新发展提供科技、人才支撑;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军民融合,实现科技优势和产业实业的有效对接,成为行业技术升级和创新驱动的策源地;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推动校地资源多向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共建共享共进共益,为湖北建设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8. 我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批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和经费数均实现新突破,位列湖北省属高校第一

我校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张一敏教授1月8日站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领奖台,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祝贺。他主持的“基于页岩钒行业全过程污染防治的短流程清洁生产关键技术”项目,获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张一敏教授团队牵头申报的“钢铁化工多产业典型固废耦合利用生态链接技术”项目,成功入选科技部公布的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立项清单,获国家专项经费2543万元,取得了我校主持承担“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突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校获得68项资助,获批经费3846.5万元,较去年增长65.1%,立项数和经费数均实现历史新突破,位列湖北省属高校第一。其中,获得3项重大重点类项目资助,材冶学院李光强教授、资环学院胡斌教授分别获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资助,汽车学院周兴林教授获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资助。

9. 百万校友资智回汉·武汉科技大学专场举办,我校校友1584亿元项目助力武汉发展

10月27日,武汉市举行百万校友资智回汉·武汉科技大学专场,我校校友签下24个项目,签约总金额为1584.7亿元,助力武汉城市发展。会上,武汉市副市长徐洪兰与校长倪红卫代表市校双方签订了市校战略合作协议。

10. 校团委获2018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

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11月发布《关于2018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报》,我校团委获优秀单位,文法学院“爱之星”支教团获优秀团队。

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从5月份开始筹备,经过一个月的立项、审核,共有107支团队被确定为院级和校级重点团队、13000余名青年学生组队参与其中。各社会实践团队分赴湖北、河南等省份,深入农村、企业、社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

2018年我校学生荣获省部级以上课外科技活动奖励728项,其中国际级38项,国家级286项,获奖数量再创历史新高。我校入围全国“挑战杯”竞赛发起高校。

上一条:【新年特稿】2018年度图片 下一条:我校大学生艺术团获省高校体育舞蹈锦标赛拉丁类团体舞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