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师生合影
武科大网讯(通讯员周习海 魏雪妍 袁泽斌)10月31日,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落下帷幕。我校获主体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4项,“揭榜挂帅”专项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黑科技”展示活动恒星级1项、卫星级1项,是我校首次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创造我校本赛事历史最好成绩。
特等奖项目是城市建设学院参赛的哲学社科类社会调查报告(民生福祉)《老有所“适”:老旧小区公共空间适老化评价与优化路径研究--基于武汉市136个老旧小区调研》。该项目对武汉市136个老旧小区进行调研,聚焦当前老龄化进程中老旧小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的困难及现实问题,构建了老旧小区公共空间适老化评价体系,提出小改造优化策略来提升老旧小区适老化水平。
一等奖项目是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参赛的科技制作发明B类(机械与控制)《“驶”志不渝——重载运输车自动驾驶系统》。该项目运用自适应分矢量纠偏技术、多传感器位姿偏差解算技术、全工程路况避障预警技术,实现了重载运输车在全工程路况的安全自动驾驶。
特等奖和一等奖师生合影
本届竞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和贵州省政府共同主办,共吸引全国2000多所高校、40余万作品、250多万学生参赛。
我校高度重视“挑战杯”赛事组织工作,自去年10月启动校级竞赛以来,校团委协同相关职能部门,通过赛事宣传、政策解读、专家指导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各学院、指导教师和学生团队积极性,按照省赛模式办校赛。各院系广泛扩大宣传,近万名师生积极参与。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做出专门指示、亲自指导作品、关心鼓励团队,寄语武科大青年努力让“科技大学”实至名归。
党委副书记孙国胜表示,学校将以此次“挑战杯”竞赛突破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加强学术科技创新,完善实践育人体系,广泛动员广大团员青年为学校“率先突破 走在前列”奋斗目标实现提供强劲青春动能。
自1989年首届竞赛举办以来,“挑战杯”竞赛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
附:获奖名单
项目名称:老有所“适”:老旧小区公共空间适老化评价与优化路径研究——基于武汉市136个老旧小区调研
项目类型:主体赛
团队成员:余欣灿、鄢玥琳、江晓宇、黎子铭、成琛、汤茗栋、周佳敏、段小妍
指导老师:徐虹、杨长发、郝斐然
获奖等级:特等奖
项目名称:“驶”志不渝——重载运输车自动驾驶系统
项目类型:主体赛
团队成员:李伟、胡天鑫、王新宇、胡双、龙骜东、魏乐航、马张翼翔、刘彦昱
指导老师:游向荣、郝春艳、王冬梅
获奖等级:一等奖
项目名称:基于遥操作的电力挂摘机器人
项目类型:主体赛
团队成员:鄢龙武、肖城钢、徐海源、裴慷龙、艾世超、张李燃、方妍芯、高语涵
指导老师:林云汉、闵华松、徐浩伦
获奖等级:三等奖
项目名称:环境中消毒剂类新污染物苯扎氯铵的雌激素干扰机制及姜黄素干预研究
项目类型:主体赛
团队成员:魏松怿、赵瑾如、胡心怡、万怡圣、李浩、段园欣、陈文婧
指导老师:王君、范光泉、胡先敏
获奖等级:三等奖
项目名称:智能振动筛分装备
项目类型:主体赛
团队成员:苟凌霄、彭九九、杨润航、周天、彭德政、刘迦瑞、童若彤、张一帆
指导老师:张泽琳、王蕾、夏绪辉
获奖等级:三等奖
项目名称:“防芯”未艾——给芯片披上抗电磁干扰“防护衣”
项目类型:主体赛
团队成员:邬园园、戴雨薇、吴宽宽、周耀飞、雷远腾、洪思增、夏玉婷、饶羽彤
指导老师:李享成、王媛媛、朱颖丽
获奖等级:三等奖
项目名称:钢铁极致能效减碳技术的数字化系统
项目类型:“揭榜挂帅”专项赛
团队成员:宋大为、郝秋月、薛博欢、张怡、汤湘宇、宫瑞雪、解明亮、邢宇航、林瑞麟、祁麟
指导老师:王炜
获奖等级:一等奖
项目名称:基于EDABC的炼钢连铸生产过程能效减碳系统
项目类型:“揭榜挂帅”专项赛
团队成员:杨城钦、胡鑫凯、彭佳琪、贺雨晴、刘鑫、陈敦熙、刘心雨
指导老师:唐秋华、张子凯、韩大勇
获奖等级:二等奖
项目名称:良车轻裘——基于超快冷技术的低碳热轧双相钢
项目类型:“黑科技”专项赛
团队成员:何畅、董璐、张昊、闵星瑞、胡宏亮、张子涵
指导老师:吴腾
获奖等级:恒星级
项目名称:光伏区巡检维修一体化智能车
项目类型:“黑科技”专项赛
团队成员:张振宇、郑蔚、周文龙、王志鹏、覃英杰
指导老师:易灿灿、章健宇、吴意
获奖等级:卫星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