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1日,是武汉科技大学125周年校庆日。
125年前,张之洞先生在民族危难之际,主张“实业救国”,在武汉创设工艺学堂,开启了武汉科技大学百年基业。
125年来,学校担民族之责、应兴国之需,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钢铁事业振兴,从率先启动对外合作办学模式到全面开启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为国家和社会在现代制造、医疗、建筑等行业培养了专门人才25万余人,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技创新和高质量社会服务重要基地,书写了“与国同心、与时偕行”的担当。
如今,武汉科技大学在湖北省属高校率先进入国内大学排行榜百强,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被赋予湖北省属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率先突破的重要使命……新时代,全校师生正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在争创一流的道路上乘风破浪!
(摄影 赵婉涛)
传承钢铁品质 培养一流人才
武汉科技大学百余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段培养具有“钢铁品质”人才的育人史,学校被誉为“冶金高层次人才的摇篮”。
创建伊始,学校就明确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定位,形成了“四实”办学理念和风格。上世纪50年代,在学习苏联经验的同时,学校实施教学改革,突出实践教学,建立专业实验室,组织学生深入工厂实习;70年代,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钢铁工业的第一轮技术升级,学校瞄准钢铁新技术新方向,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培养国家亟需人才;80年代,原校长路璠提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教育思想,对培养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产生了重大影响。原校长卢寿慈提出:“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基础扎实,还要动手能力强,而且在困难面前,能迎难而上、坚韧不拔,要有钢铁一般的品质。”从此,“钢铁品质”成为学校的品牌标识。
“十三五”以来,学校加强“钢铁品质、社会英才”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构建“四层次、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拔尖创新、卓越应用、复合应用和高素质应用”等不同层次人才的差异化培养,先后组建研究生院、本科生院,成立创新创业学院、香涛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实施“传统专业+”“微专业”“小学期”等人才培养新举措。
近年来,学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6门,学生在全国“挑战杯”系列赛事、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等全国综合性权威竞赛中,获奖等次和数量均创历史最好成绩。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5%以上,深造率在33%左右,研究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在98%以上。
学校入选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获批湖北省“卓越工程师学院”“双创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立足优势特色 建设一流学科
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基础,也是一流大学的根本标志。学校聚焦“钢铁主体、焦耐特色”,在材料、钢铁冶金、机械、化工、控制、矿产等领域形成了突出优势。
创办初期,学校开设汽机、车床、打铁等十余门课程。在历史变迁中,学校勇担“对于工业人才之造就负有极大之使命”,一直延续机械、电机、化工、土木等工科专业体系。上世纪50年代,通过院系调整,设置冶金工厂电气装备、机械制造、炼钢等专业。1981年,冶金机械、工业自动化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材料学、钢铁冶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等4个学科被评为冶金工业部重点学科。1998年,材料学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冶金、材料逐渐发展为学校龙头学科,机电、化工、土建、医疗特色逐步凸显。如今,学校拥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十三五”以来,学校着力构建相互支撑、交叉融合、协同发展的学科生态,先后成立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体育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湖北意识形态建设研究院,组建医学部、材料学部,建设“基-交-新”创新团队和多学科交叉创新平台,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
近年来,学校3个学科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湖北省“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11个学科入选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学校B档以上学科数、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数、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数,均位居湖北省属高校首位。
新时代,学校正按照“一主两翼三新”的学科发展布局,优化学科生态,着力构建一流学科引领发展、特色学科聚力发展、交叉学科驱动发展的格局,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
聚焦高精尖缺 打造一流师资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张之洞先生非常重视师资建设。办学初期,“选募东洋工学教习二人,一教理化学,一教机械学……并派中国通晓化学、制造之士人帮同教导艺徒,讲求制造各事宜。”上世纪初,学校部分教师有留学经历,如1910年从日本留学归国的中国地质力学创立者李四光,任教习兼校办工场场长;50年代,学校经常选送青年教师进修;70年代,学校重点培养学科带头人、中年骨干教师和有发展前途的青年教师,至1985年,业务骨干教师人数已占教师总人数的60%以上。任德麟、秦裕瑗、顾关根、陈世櫚、邹开先、李植淦、周志善等一大批教师都是20-50年代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北联大工学院等名校毕业。1985年“教师节”确立以来,学校相继有50余位教师受到全国性表彰。
“十三五”以来,学校持续完善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分类分型评价机制;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围绕精准引才、高效育才、考核评价、激励分配等制度体系建设,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优化人才队伍建设顶层设计,建立重点人才团队评价特区;探索以才引才、校友举才、柔性用才等多种方式,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
近年来,学校获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在国家重大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国家级人才项目实现“零”的突破。新增全职及双聘院士5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2人,引育国家级高层次人才8人、省级高层次人才170余人,柔性聘任诺贝尔奖获得者、欧美国家科学院院士等世界顶级科学家近50人。
学校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海洋工程用钢及应用性能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面向国家战略 产出一流成果
学校积极融入国家区域战略,聚焦优势特色,突出交叉融合,强化有组织科研,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上世纪60年代,立足我国冶金、建材等高温工业,面向全球高温行业,学校在耐火材料领域深耕细作。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学校镁橄榄石耐火材料、型焦等5项成果获奖,推动了我国矿石材料开采、燃料开发、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老校长任德麟教授在积分几何领域成果卓著,2004年,由中国第一次举办的国际积分几何学术会议在我校召开,对积分几何与凸几何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著名的高炉设备专家朱海教授参与开展“施罗曼飞剪动态特性”“桥式起重机新型金属结构”等研究,使学校成为全国飞剪及起重机金属结构的学术中心。恢复高考后,学校聚焦国民经济主战场,抓住改革开放机遇,从国家“六五”开始,踊跃参加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大量科研成果得到实际应用,获国家科技成果奖20余项。
“十三五”以来,学校全面落实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启动“原始创新引领工程”“重大成果培育工程”等重点科研工程,新建超算中心、核磁共振平台、精细表征平台等一批基础研究平台,强化前瞻性、基础性和原创性研究;持续实施创新团队培育计划,抢抓长江经济带发展、“51020”现代产业集群发展、乡村振兴等重大机遇,全力服务国家、区域和行业重大战略需求。
近年来,学校科研团队面向战略钒资源绿色利用,破解了低价钒难氧化转价等难题;面向高温工业研发出低碳化技术,满足高品质钢低碳冶炼要求;面向极端环境研发用于极地破冰船等国家战略工程的高品质钢,成果鉴定为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部分国际领先;在生命科学领域,创新研发多个靶点CAR-T细胞和通用型基因编辑工具,可解决重大医学难题。
学校制定了《关于推进有组织科研的实施意见》,在战略科技团队引育、重点科研平台建设、重大科研项目培育等方面做出了重点部署。
推进成果转化 提供一流服务
“扎根荆楚大地办学,以服务国家发展为己任”,是武汉科技大学125年峥嵘岁月的主脉。
工艺学堂的创办是兴办实业的需要,主要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上世纪50年代,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学校从武昌石牌岭搬迁至青山任家路,主要为大型钢铁公司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60年代起,为满足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学校组建液压团队,开设液压传动课程,面向冶金行业高速重载液压件及系统国产化重大需求,研发相关装备与技术;90年代,国际耐火材料领域专家李楠教授,为解决我国铝矾土价值低、主要依赖进口的问题,持续深耕耐火材料领域,在耐火材料原料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凭借耐火材料领域的科研优势,学校承担起打破国外技术封锁的重任,研发的系列产品应用于全国大型和特大型钢铁企业,实现了行业的技术革命。
“十三五”以来,学校深入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制定了“一学院一城市一基地”“一团队一企业一平台”科技成果转化方案,主动对接省内17个地市州,开展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共建校地校企产学研平台200多个,覆盖除神农架林区以外的所有市州,实现50%以上的科技成果在省内落地转化,有力服务湖北五大优势产业。
近年来,学校集中校内外智力资源,服务湖北经济建设主战场,选派200余人次参加院士专家企业行、科技副总、科技特派员、博士服务团等项目,组织产学研合作活动,促成科技成果转化,创造了单笔技术转让合同金额在湖北高校院所的最高纪录。
学校入选全国“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和湖北省“服务基层工作突出选派单位”。
着力校园文化 营造一流氛围
武汉科技大学是一所有着红色基因的学校,红色校史资源是学校造就栋梁之材的肥沃精神土壤。
建党前后,不少学生接触《新青年》等进步书刊,思想受洗礼,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年代和开天辟地的历史发展大潮中,学校至少有15名学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名副其实的“红色摇篮”。上世纪70年代,学校组建学生女子篮球队,获首届全国大学生“三好杯”篮球比赛冠军等全国冠军15次,先后培养了苗立杰、刘佳岑等10名女篮国家队员。1983年以来,超过10万学生赴湖北红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1986年,5名毕业生骑行4000多公里,历时44天到新疆八一钢厂报到,激发学生投身边疆建设事业的热情;1987年以来,先后组织师生8次徒步到湖南韶山、湖北红安和通山开展社会调查,发扬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鼓励学生用脚步丈量红色道路,身体力行体悟革命精神。
“十三五”以来,学校坚持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双塑造”,紧紧围绕“沁湖”生态名片,着力打造以“向上向美、力行力新”为内涵的“沁湖文化”品牌,持续举办沁湖诗会、沁湖鱼宴、沁湖时光•校长有约等特色活动,涵育大学精神,滋养学生心灵。“沁湖鱼宴”连续八年火爆出圈,“沁湖诗会”先后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湖北高校优秀网络文化项目。
近年来,学校深入挖掘红色校史,以红色引擎为驱动,实施头雁引领工程、红色经典工程、熔炉淬火工程等,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先后有1人入选全国最美大学生、2人入选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10人入选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学校先后获评湖北省文明校园、湖北省生态园林式学校、湖北省全民阅读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等。
矢志报国百年不怠,初心未改赓续华光。历经岁月更替、校址变迁、校名更迭,武汉科技大学始终巍然屹立在长江之畔,与国家和民族同命运、共呼吸。站在125周年新的起点上,武汉科技大学必将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砥砺奋进省属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率先突破新征程,书写更多更动人的奋斗华章!(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