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网讯 巾帼不让须眉,柔肩亦担重任。近年来,材料学部涌现出一批在教学、科研等方面走出突出贡献的巾帼豪杰,她们燃烧自己,为教学、科研发光发热,丁文红教授、黄峰教授、张美杰教授、朱颖丽副教授和程朝阳副教授就是她们中间的部分代表。她们用“独特性”实现自己的价值,以“奋斗者”定义巾帼的高度,团结协作、拼搏进取、敢为人先、奋发有为,在学校一流学科建设中贡献巾帼力量。

丁文红教授
丁文红长期致力于先进金属材料研究,活跃在钢铁技术开发的前沿,在钢铁技术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多项成就。攻克了组织转变过程残余应力控制的关键难题,与鞍钢、一重联合攻关建成了国内首套大型冷轧宽带钢生产线,改写大型冷连轧技术依赖进口的历史。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湖北省技术发明奖”“国家卓越工程师”等多项奖项和荣誉,2025年2月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

黄峰教授
黄峰教授带领团队创新教学方法,提出“三赛三促”工程创新能力培养新方式,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指导学生多次在各级竞赛中斩获佳绩。科研方面,她长期从事金属在自然及苛刻环境下的腐蚀数据积累、微观失效机理等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基金8项,其中重点2项,承担省部级项目、企校合作各3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180余篇,以第1完成人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成绩斐然。2024年10月,成功入选的楚天英才计划·教育人才项目“楚天名师”名单。

张美杰教授
张美杰教授长期从事高温相变储热复合材料、新型热管理材料的设计和制备,耐火材料服役过程数值模拟、热工过程与节能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2等奖1项、中国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2025年1月21日荣获第四届湖北省高价值专利大赛金奖,省属高校唯一。

朱颖丽副教授
朱颖丽副教授主要从事多级结构复合材料制备、高温磁性材料及电磁损耗机理等方面研究。在界面交换耦合作用和磁晶体应力各向异性方面,成功建立起磁损耗调控机制,2025年3月7日材料领域顶级期刊Adv Funct Mater刊登了朱颖丽副教授的科研成果。指导本科学生和研究生从材料制备、磁场设计、器件制作、应用验证等方面,连续二年,在2024年11月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三等奖。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基金和十四五基础科研子课题等项目多项,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

程朝阳副教授
程朝阳副教授始终聚聚国家和湖北省产业重大需求,围绕我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领域用硅钢展开技术攻关,连续攻克了硅钢成型、损耗降低、规模化生产、器件应用等领域一系列难关,与中国宝武、国家电网、宏旺集团等大型企业开展合作,促进成果转化。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及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项目6项,2024年11月入选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计划。
正是以这一系列巾帼科技者为代表的女性科学家的辛苦工作,材料学部才能不断取得一项又一项的突破,进入材料科学与工程前20%行列、2024年到帐经费突破1个亿、国家级人才达到11人、科研成果在多个国家重大工程和装备上转化应用等,材料学部在双一流建设和服务国家战略的道路,行稳致远。(材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