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网讯(记者陈孖川) 5月24日上午,由武汉科技大学牵头发起的耐火材料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青山校区碧园会堂举行。武汉科技大学与12家国内外耐火材料头部企业签订协议书,共建耐火材料创新联盟,聚力打造世界一流学科,推动耐火材料行业创新发展。

湖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启红,湖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昕晔,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会长薄钧、中国硅酸盐学会耐火材料分会理事长袁林、中国金属学会耐火材料分会副主任委员王文武等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的领导,学校党委书记徐雁冰,校长倪红卫,联合国际耐火材料技术学会杰出终身会员、学校原首席教授李楠,以及国内外耐火材料头部企业负责人,师生代表3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历史时刻。副校长董丽杰主持大会。
耐火材料创新联盟是在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中国硅酸盐学会耐火材料分会、中国金属学会耐火材料分会的指导下,以“创新驱动·协同发展”为核心理念,由武汉科技大学牵头发起,联合中钢洛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奥镁(中国)有限公司、摩根热陶瓷(上海)有限公司、维苏威高级陶瓷中国有限公司、圣戈班集团北京西普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浙江自立高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江苏嘉耐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外耐火材料行业头部企业和耐火材料学科相关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自愿组成的全国性非营利性合作组织。

周启红在讲话中指出,耐火材料作为高温工业的“战略支撑”,其创新发展关乎国家命脉产业。武汉科技大学是国内耐火材料领域的“学术重镇”,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工程转化的完整创新体系,培养了一大批行业领军人才。希望联盟着力打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尖刀连”,建立项目共赢、平台共建、成果共享机制;构建产教融合育人的“新高地”,培养行业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当好行业转型升级的“智囊团”,努力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他表示,省教育厅将在政策供给、资源整合、机制创新等方面全力支持联盟建设发展,与校企各方携手构建“教育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教育”的良性循环,不断提升教育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共同书写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篇章。

王昕晔在讲话中指出,武汉科技大学以焦耐为特色,经过多年深耕细作,在业界享有较高声誉,不仅是耐火材料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耐火材料教研领域的重要代表之一。武汉科技大学牵头,联合耐火行业龙头企业发起成立耐火材料创新联盟,是顺应时代的需求、回应行业呼声的务实举措,也是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具体行动。希望联盟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先进耐火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要求相结合,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聚焦服务湖北省的支点建设,紧密对接全省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需求,为全省低碳冶金等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聚焦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推动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协作机制,打造协同创新的示范样板和业界典范。

薄钧在致辞中表示,耐火材料作为高温工业的“工业基石”,其创新发展关乎国家命脉产业。当前,耐火材料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成立创新联盟,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是破解行业“卡脖子”难题的关键钥匙,为完善国家高温材料创新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希望联盟当好关键技术攻坚的“突击队”、架好成果转化的“高速路”、建好人才培养的“孵化器”。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将全力支持联盟建设,建议联盟建立创新要素共享机制、标准引领机制、国际合作机制,将高校的“创新源”、企业的“需求端”、行业的“资源池”深度链接,共同谱写耐火材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袁林在致辞中表示,全球绿色转型加速、“双碳”目标推进的背景下,耐火材料行业作为高温工业基石面临技术创新不足、产业链协同弱化、人才供给短缺三大瓶颈,联盟的成立恰逢其时,标志着我国耐火材料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期待联盟坚持“开放共享”原则,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提升我国耐火材料全球话语权;完善利益共享机制,激发企业、高校协同攻关活力;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低碳转型经验,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行业智慧。中国硅酸盐学会耐火材料分会将与联盟深化合作,提供全方位支持,共同谱写耐火材料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徐雁冰代表武汉科技大学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和企业家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以“全链共振”“破界融合”“同心共铸”三个关键词阐释了联盟成立的核心意义和战略价值。他表示,武汉科技大学是中国特色耐火材料理论技术和产品体系的开创者与自主创新的策源地之一,发起联盟旨在推动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打造“创新共同体”,以“全链共振”的磅礴之势,共启协同创新新篇章;携手突破学科、学校、地域三重壁垒,构建“教育赋能—科技突围—产业升级”的科技生态环,以“破界融合”的革新之态,共创行业发展新体系;通过科研资源共创共享、耐火材料专利及行业标准共荣共利、产学研用共赢共进,以“同心共铸”的赤诚之心,共助行业实现新突破,把联盟建设成为科技创新策源地、社会服务新高地、人才培养聚集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为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贡献智慧和力量。

倪红卫代表武汉科技大学与中钢洛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熊建、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百宽、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伟等12家企业负责人签订《耐火材料创新联盟共建协议书》。校企各方将聚焦耐火材料领域科技创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等方面深化合作,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发展的“耐火材料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模式,致力于产出世界级原创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科研成果,助力武汉科技大学建设成为世界耐火材料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中心,实现“双一流”建设突破。

现场,学校耐火材料科研团队分别与12家企业签订科研合作协议书,校企将聚焦战略保障耐火材料关键技术、绿色低碳耐火材料关键技术、AI赋能耐火材料关键技术等行业共性关键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学校还与2家企业签订奖学金捐赠协议,校党委副书记孙国胜,刘百宽、赵伟分别代表校企双方签订协议。副校长马腾为企业导师代表,8位来自耐火材料行业前沿、工程实践经验丰富、业务水平突出的企业专家颁发了聘书。

随着周启红、王昕晔、薄钧、袁林、王文武、徐雁冰、倪红卫等共同推动启动杆,耐火材料创新联盟正式成立,耐火材料行业协同创新发展进入新阶段。

大会第二阶段为主题报告。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原副局级科技外交官、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协会科技外交专家委员会中奥专委会主任委员雷风云,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百宽分别以《面向互利共赢的中奥(欧)科研创新合作机构》《创新驱动引领中国耐火材料行业高质量发展》为题,为与会嘉宾和师生作专题报告。

省教育厅、省科技厅有关处室负责人,耐火材料行业企业负责人,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学院(部)和先进耐火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武汉)负责人参加活动。

(摄影 陈孖川 高文帅 孙正恒 杨欣怡 彭程)
5月23日下午,耐火材料创新联盟理事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联盟理事会名单、《耐火材料创新联盟章程》,围绕联盟发展规划、行业创新生态、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深入研讨,达成了开放融合、创新发展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