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晒问题 找对策10】容易破碎的玻璃心

作者:陈钧卓 周 琰编辑: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8-12-13浏览次数:

容易破碎的玻璃心

见习记者 陈钧卓 周琰

问题

“这个选手也太玻璃心了,比赛结果没出来就退群了。”演讲比赛初赛刚结束,几个评委还在讨论晋级的选手名单,发现评分较高、表现不错的选手小罗,已经退出了初赛群。

而这个举动,仅仅因为其他选手的一句玩笑话。

初赛刚结束,小罗在群里发出“我好像凉了”的消息,有个选手玩笑性地回复了一句“去掉好像”。就是这样一句话,就让小罗没等结果公布,就退出了初赛群。

“我觉得自己晋不了级,看到那句‘去掉好像’,我越想越难受,不敢看比赛结果。”小罗回忆道。第一次参赛就受挫,这让她情绪低落,郁郁寡欢。

认识小罗的一位评委分析,因为自信心不足,别人的一句玩笑就能打垮自己,连正视结果的心态都丧失了。

“玻璃心”指很容易就受到打击、内心过于敏感的心理状态。大学校园里,有不少这样的“玻璃心”大学生。

大一新生小王也很苦恼,“我的三个室友做什么都不带我,也不同我讲话,他们把我孤立了。”小王哭丧着脸说。

“我们三个加入了同一个学生组织,因此平时经常一起。我们每次讨论一个事,她都没有来和我们一起。”小王的室友抱怨道,“每次讨论去什么地方吃饭等问题,她的想法都与我们不同,也不和我们一起。时间长了,都觉得可能是因为她性格就是这样,慢慢不再叫上她。”

小王的心里却不这样想,每次看到三个室友一起开心地讨论事情,她觉得室友故意排挤她,说她坏话,渐渐地小王不愿意与室友讲话,看到三人行也不敢上前,不愿上前,舍友无意的举动被小王放大、再放大,敏感的她对舍友也有了敌意。小王的玻璃心让她对室友的行为产生偏差的理解。

对策

决赛结束后,一位评委找到小罗,询问了小罗退群的原因,并讲述自己曾经参赛的经历,鼓励小罗不要局限于这一次比赛失利中,要多参赛,多锻炼自己,树立起自信心。

小罗也意识到自己看待问题太过局限,缺乏自信,“其实参加初赛对于我来说已经是一个提升,有了这样的经历,我的抗打击能力也提升了。”小罗冷静分析了本次比赛的收获,“以后我也想多参加比赛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恰逢小王生日,一个生日蛋糕和三人精心准备的礼物让寝室四人重归于好。“趁着生日,把之前的误会解开了。”小王的室友松了口气。

原来,小王的室友意识到了几人关系的僵化,策划了此次活动缓解误解。

“我发现之前自己过于敏感了,想当然地揣测他人的想法,让自己陷入更大的误解中。”小王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以后我会多角度来思考问题,收起自己的玻璃心。”

对于某些大学生“容易破碎的玻璃心”的心理现状,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老师李升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玻璃心”跟学生现在这个阶段的年龄状态有关,刚刚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大多是“成年人身体里住着一个小孩子”的状态。

李升岚说,青年学生刚进校时经历的事情比较少,突然独自面对不曾经历的事给青年学生带来的冲击力比较大,导致学生局限性地看待某些事情。

医学院2017级辅导员刘邦将每个人对待外界压力的表现分成三种,一种是增厚自己原本易碎的玻璃心,使之强化成为“钢化玻璃”;一种是隐藏起自己的玻璃心,不被他人所发现;一种是破碎,其中破碎的方法分为外界刺激过强,导致从外向里破碎,而另一种则是由于内心的消极活动从里向外破碎。“我们要做的,是不让玻璃碎掉,可以多参与此类活动使之成为‘钢化玻璃’,也可以调整心态,转化思维模式,让玻璃心强大起来。”

对于实质性的解决方法,李升岚分享了“去偏差日记法”。平时感觉“玻璃心”就写出自己对于当下发生事情的主观感受、自己担心的方面、自己认为会发生的结果,以及现在事情的实际现状,通过对比会发现其实问题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严重,渐渐使“玻璃心”强大起来,心理状态也能渐入佳境。

校园里的玻璃心,关键还是靠青年学生自己去一步步改正并完善,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使校园生活更加美好。

上一条:【特稿】动起来 提起来 亮起来 继续教育学院两年为学校创造4800万元利润 下一条:我校学子获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创新成果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