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第十七届MBA培养院校《企业伦理》核心课程师资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作者:管理学院编辑: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5-07-15浏览次数:

武科大网讯 7月9日至10日,第十七届MBA培养院校《企业伦理》核心课程师资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我校副校长马腾出席会议,来自全国80余所MBA培养院校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会议。开幕式由我校管理学院院长刘海兵主持。

马腾致辞,介绍了学校办学传统及管理学院、MBA项目发展历程,强调在数智化重构商业伦理生态的背景下,深化伦理教育是培育"兼具商业智慧与伦理定力"管理者的关键,呼吁通过本次会议推动课程从"知识传递到价值塑造""从课堂推演到产业践履"的范式升级。

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王萍指出,企业伦理作为MBA教育核心课程,是培养社会责任感、道德判断力和可持续发展观人才的基石,希望通过聚焦人工智能时代教学挑战、课程难点及案例创新,提升育人实效。

上海交通大学周祖城教授介绍了课程师资培训进展及研讨会筹备情况,呼吁参会教师以"学习者、分享者、建设者"角色深化交流。

专题研讨环节以"人工智能时代的MBA《企业伦理》教学"为主题,由浙江大学邢以群教授主持。南京理工大学朱必祥教授剖析AI应用中的算法偏见、责任归属模糊等伦理风险,提出"案例嵌入+跨章节渗透"教学法;中山大学陈宏辉教授通过正反案例揭示算法歧视、AI幻觉等伦理失范现象,呼吁构建人机权责冲突动态治理框架;浙江大学莫申江教授提出"KAN-WAN-TAN"人机协同教学三部曲,强调技术需回归"以人为本"。随后,北京大学杨东宁副教授以"企业社会责任课程内容体系如何支撑?"为题,提出构建动态演化框架,运用"脚手架"教学法培养学生平衡"利成于义"的能力。

下午的教学问题讨论与经验分享环节由清华大学钱小军教授主持。中央财经大学周卫中教授结合长三角企业田野调查,提出科教融合需回应产业需求;华南理工大学晁罡教授以鑫风风机公司为例,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员工责任认知的重构作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郑海东教授呈现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与利益相关者框架的文献体系化教学路径;武汉科技大学林红珍副教授建立"法律底线-道德引领"双轨教学法;大连理工大学于惊涛副教授分享《从公益到公民:大连康桥眼科的社会责任之路》案例教学心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郑耀洲教授提出以百果园等产教融合案例驱动ESG课程升级。分组讨论中,教师们围绕AI对案例教学的赋能作用及学术诚信、教师能力挑战等议题交流,强调开发本土化案例、深化理论与实践融合的重要性。

7月10日上午,70余名参会教师赴九州通医药集团参访,考察企业历史文化展厅、智能分拣中心及全国调度中心,了解其"家文化"诚信经营体系及智能化供应链伦理实践。座谈会上,双方围绕医药行业伦理特质、ESG框架下的环境责任与治理效能展开研讨,认为九州通"民生健康供应链"模型为课程提供了本土化教学范本。

闭幕式上,杨东宁副教授总结指出研讨会围绕课程基础问题、前沿热点、案例方法及实践对接形成深度共识。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周勇教授表示,学院将持续深耕企业伦理与绿色创新领域,推动校企合作与多学科融合,为培养兼具商业能力与伦理素养的管理人才贡献力量。本次研讨会通过理念分享、经验交流与模式探索,为《企业伦理》课程质量提升注入新动能,助力MBA教育在技术变革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研讨会由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和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主办,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承办。


下一条:“师生面对面”活动走进附属天门医院 校领导走访慰问临床见习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