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暴雨 后勤为师生保驾护航
见习记者骆一奇 吴昭纳
近日,武汉暴雨倾盆,湖北省气象局将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应急响应由III级提升为II级,防汛应急响应级别由四级提升至三级,持续暴雨带来大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武汉各大高校均出现不同程度积水。
在面对这场灾难,武科大校园内后勤物业服务中心办公室24小时灯火通明,武科大后勤集团200多名员工在背后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为科大师生护航。
28小时没有合眼
7月2日凌晨3点,后勤集团物业服务中心主任明兴旺从轰隆的雨声中惊醒。“不好,得赶快去学校看看。”匆匆披上外套,抄起一把雨伞,他驱车赶往学校。
一边开车,一边观察路面淹水情况。明兴旺发现,从北苑食堂到南苑花房的路上,积水已有半米深,他记下这些严重积水的地方,以备天亮后疏通排查。
来到沁湖,明兴旺下车打着手电筒,细细查看闸口情况。“闸口是重点注意对象,一旦破口,沁湖里的鱼可能会跑到外湖,给学校带来财产损失。更关键在于防止有学生失足落水被冲走。”
雨越下越大,车子故障,发动不良。他便将车停在路边,下车步行,继续检查淹水情况。
早晨7点,明兴旺根据前晚检查情况,将抢险疏通任务布置下去,同时一刻也不放松巡查。路面、井盖、闸口......他确保每处可能出现险情的地方有专人值守。
阶段巡查结束,明兴旺去食堂吃早餐途中,接到紧急通知:沁湖闸口突然崩开。他顾不得吃饭,紧急集合7、8号人赶往沁湖。中午和晚上也只在食堂简单吃了几口,便又回到巡查岗位上,工作期间他穿着透湿的衣服奋斗在一线。
7月3日早晨7点,雨势渐小,其余各工作有序开展,明兴旺脑袋里28小时紧绷的弦才松弛下来,得以休息片刻。“确保学校师生安全,我才放心。”
闸口断裂 跳水补救
7月2日早晨7点,沁湖闸口在大水冲击下破口,情况危急。
绿化保洁部主管许家财清晨6点半开始在校园里巡查,发现这一紧急情况,立即通知明兴旺。十分钟后,7、8名彻夜未眠的后勤人员扛着十几根两米长的木头到达现场。
闸口处水平钢筋弯折,需要用木头顶住,唯一能站人的水管也已被水淹没。“得抓紧时间,下水把木头顶上啊。”看着缺口许家财满脸焦急。
下水补救闸口,是个危险工作,在闸口处水流最急,没站稳就有被水冲走的危险。但如果放任闸口不管,缺口会越冲越大,沁湖和黄家湖相通,不仅会因湖内鱼外流给学校带来财产损失,更会因无法调控沁湖水位,给学校安全带来安全隐患。
两个年轻的后勤人员系上安全绳跳了下去,被水冲得直往后退,拿着木头试着固定,全部失败。“水管被淹,只能靠感觉站位,这里的人只有我有这个经验。”许家财见岸上指挥无效,系上安全绳不顾身边同事劝阻就往水里跳。
1个小时后,全部木头安插完毕。接着,后勤人员对闸口网进行加固,闸口险情得以控制。穿着雨衣,后勤人员里面衣服全部汗湿。
事后,提起补救闸口的经历,许家财还是一阵后怕,“当时只想着尽快处理破口,防止险情发生。”
事后,后勤集团在沁湖边24小时巡逻,预防闸口二次冲破。
随处可见巡查身影
“同学,同学,岛上太危险,不要再逗留了。”巡湖过程中,后勤人员发现两名同学因登上被封的沁湖岛,随后因积水被困岛上。
当时岛上低洼处积水没过膝盖,沁湖桥成为沁湖的一部分,行人无法通行,为解救被困同学,后勤人员搭起人力桥,接力将其救下。
明兴旺告诉记者,下雨期间险无处不在,部分学生没意识到潜在危险,后勤集团要时刻关注学生动向,避免险情。
沁湖边下雨变得湿滑,稍不注意便会滑下水去,后勤人员分队巡逻,路过的同学保驾护航。
严重积水时,井盖可能被冲翻,成为陷阱,后勤人员每个井盖旁都有人24小时值守,并插上树枝做标识。
后勤集团一直坚持“防患于未然”。明兴旺表示,每天看天气预报是后勤集团人员的“必修课”。“未来一段时间可能还会有强降雨,我们会尽全力保障学校的财产安全和全校师生的人身安全。”
前期准备起决定性作用
入梅以来,湖北多次发布暴雨预警。6月23日,为切实保障学生安全,武科大后勤集团紧急召开安全布置会,针对近期可能的暴雨,做出预警措施。
为保证落水管畅通,教学楼管理部和宿舍管理部负责房屋顶层清扫;为防止下水道堵塞,各部门派人提前打开井盖,清理淤泥;财产保障方面,绿化与保洁管理部负责将花房里的珍贵品种迁移到地势较高处,并搭支架加固树木。
为防止因积水引发漏电,水电管理部负责切断沁湖岛供电,时刻排查电线淹水情况;为防止沁湖涨水过高,提前放低沁湖水位,安排专人24小时守湖;为防止局部水位过高,后勤人员在配电房、沁湖闸口、理学院爆破实验室等地势较低处,安置多个应急沙包。此外,为保证师生饮食,后勤人员保障超市食品供应,及时供给物资。
后勤集团针对各种问题提前做准备,及时排查险情,随时全力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