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学常新 与党同心
青山校区离休党支部理论学习三十年不辍
记者梅海兵 通讯员吴民
6月30日,学校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会上,青山校区离休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党支部。三十多年来,青山校区离休党支部理论学习不间断,常学常新,与党同心,成为学校党建工作的一个品牌。
5月16日上午,家住武昌区紫阳路的87岁谷彬然老人,由女儿搀扶着,乘公交来到青山校区参加离休党支部学习。尽管住在校外,但谷彬然参加支部学习从不缺席、从不迟到。“离休20多年,但离休不退志,离岗不离党,这是我作为一个老党员的本色,参加学习也是我的责任。”
这是一次普通的支部学习。9位老同志参会,离休支部书记项杰主持会议。大家集中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两学一做”的相关要求。大家还就中国南海局势发表看法。
这是一次不普通的支部学习。9位老同志平均年龄接近90岁,3位老人柱拐杖参会,2位老人被家人推轮椅送来参会,在会议室外等候的家属就6人。一个多小时的学习,没有人提前离席。
散会后,离退休工作处副处长汪鹰又来到95岁的丁岩老人家里,把会议精神送到家里。丁岩因身体原因,正躺在沙发上休息。工作人员的到来,让她很激动。丁岩说:“支部学习是大事,一次也不能落下。”
1983年12月,离退休党委成立离休党支部,理论学习自此开始。当时理论学习坚持“三个五制度”:即每月5日、15日、25日分别开展党内同志学习、党外同志学习和党内党外集中学习。
丁岩说:“大家坐在一起过组织生活、交心谈心、学习文件、解剖思想,实行‘一帮一’,当时,老同志思想非常活跃,发言非常积极。‘三个五制度’曾作为湖北省的典型经验宣传。”
集体学习增进了老同志之间的了解,加深感情,每次学习,大家都早早地盼着这一天。
以前,支部还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坐下来学”与“走出去看”相结合,深入学习党的大政方针、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以及学校相关政策。
随着老同志年龄不断增大,理论学习变成“双五”制:每个月5日、15日分别开展党内同志学习、党内党外集中学习。“现在,我们老同志的年纪越来越大,每个月只能在15日学习一次了,遇到节假日自动顺延一天,都不用通知,大家都很自觉,都很珍惜学习机会。”丁岩说。
丁岩说,最开始参加学习的离休老同志有74人,学习活动坚持了33年,学校离退休工作处领导换了多任、学习场地换了多处,现在只剩下18人,年纪最大的有95岁,最小的也有80岁了。
有老人因病不能参会,但学习不能落下。“我们把会议精神打电话告诉老人,确保全覆盖,每次接到电话,老人都很高兴,有时候还送学习上门。”为离休老同志服务了近20年的吴民说。
20年来,吴民参加了老同志所有的学习活动,学习记录记了厚厚几本。汪鹰说:“离休老同志理论学习三十年不间断很难得,通过学习,老同志保持思想常新、信念坚定、理想永存。”
学校党政一把手、分管校领导经常参加支部学习,和老同志一起学习相关文件,传达上级精神,通报学校情况,对老同志提出的建议当场予以采纳,为老同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作为离休支部的老书记,丁岩知道每名老同志的情况,也四处奔波为老同志谋福利,解决老同志生活起居、医疗保障等方面问题。她将老同志反映的各种实际困难,给学校领导进言,当好参谋。
通过集体学习,老同志知道“上级在抓什么?学校在干什么?”医疗保险、健康检查、看病用车等具体问题,老同志一提,学校马上就办,有效增强了老同志的集体荣誉感和认同感。
30多年的理论学习,离休老同志们理想信念坚定,宽容心态始终不变,不但不提分外要求,而且主动做好干部群众工作,为学校的建设发展搞好舆论工作。
离退休党委书记佘春雨说,青山校区离休党支部理论学习已经坚持了30多年,是学校离退休工作的一大亮点,也是学校党建工作的一个品牌。今后还要继续坚持开展下去,为离退休老同志提供一个政治理论学习的园地。

青山校区离休党支部在开展理论学习

95岁的丁岩因病不能参加集体学习,离退休工作处副处长汪鹰把会议精神送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