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陆宏峰)又临毕业季,毕业生会遇到转不转档案的问题,在近日举行的档案馆业务工作讨论会上,档案馆老师希望毕业生们能切实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关注自己的学籍档案,否则将来会对自己的职称申报、工龄认定等产生一系列不利后果。
档案馆副馆长万青说:人事档案伴随学生一生,关系到毕业生的生活、工作与职业发展。可随着就业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无视档案的存在。殊不知,档案在工作之后评聘专业技术职称、出国政审、计算工龄、调整档案工资、出具以档案材料为依据的相关人事证明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按规定:经过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准备升学或出国留学的毕业生,应将档案交给人事行政部门下辖的人才服务机构管理,严禁个人保管本人或他人档案。学生档案主要包括在校学习成绩单、学生登记表、毕业生登记表、奖惩材料、党团材料等。针对这类档案材料不可复制的特点,学校档案馆规定:学籍档案中如缺少学生成绩单或毕业生登记表,将不转递该生档案(2016年执行此规定)。
档案馆每年都提醒毕业生,到工作单位报到后,应先到单位人事部门查询自己的档案是否已及时寄递。如果经过较长时间仍没有寄递,应立即与学校联系(半年以内查询),问清楚档案下落,避免因长时间延误造成档案遗失。
如果毕业生多年没有管理自己的档案,用的时候才发现档案不知去向,要及时与学校相关部门联系,或与就业报到证所列部门联系。
高校毕业生如何办理档案托管手续?万青说:跨地区流动人员的档案可由其户籍所在地或现工作所在地的人才服务机构管理。
一是已就业的毕业生档案,凭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协议书和身份证,到单位所在地人才服务部门办理托管;二是未就业、出国等毕业生档案,应从学校直接转回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的市县一级的人才服务部门办理托管;三是升学毕业生的档案可直接转入被录取高校或研究院所;四是创业人员的档案,可存放创业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的人才服务部门托管。若需存放到创业所在地的,需提供其创业办理的组织机构代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