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5月13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正式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我校医学院教师荣爽作为该修订小组的专业秘书,参与了该指南的全程修订工作。
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是基于最新最权威科学证据的膳食推荐。新版指南特别强调“一天吃一个完整鸡蛋是有益健康的”“吃鸡蛋不弃鸡蛋黄”。
鸡蛋营养丰富,但其较高的胆固醇含量引发长期的争论。每天究竟吃多少,既是老百姓关心的生活问题,也是研究者关注的学术问题。因为害怕胆固醇高,尽力减少摄入鸡蛋,由此还带来人们的一些错误做法。比如,吃鸡蛋只吃鸡蛋白,扔掉鸡蛋黄。
荣爽和团队成员通过检索查阅国内国外相关文献发现,每日额外摄入100mg膳食胆固醇,相当于每周摄入3到4个鸡蛋,对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影响微弱;每日1个鸡蛋的摄入与冠心病、2型糖尿病、膀胱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无关;蛋黄尽管胆固醇略高,但其他微量营养素含量非常丰富,营养价值高,还含有一定量的卵磷脂,而卵磷脂具有降胆固醇的作用。这些证据表明,对健康个体而言,一个鸡蛋所带来的营养效益远高于其所含有胆固醇的影响。
据荣爽介绍,本次条目修订比过去更加规范、科学,专家们依据营养健康领域的新研究、新发现,为相关条目的修订拿出“证据”,并对条目进行讨论至少4次。修订从2014年开始,历时了2年。与2007版比较,将10条推荐精简至6条,同时提供更多的可视化图形及图表、食谱,便于理解、接受和使用。
我国于1989年首次发布了我国居民膳食指南,之后于1997年和2007年进行了两次修订。2014年起,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委托中国营养学会再次启动指南修订工作。
荣爽还参与了本次指南的重要科学证据支持――《食物与健康-科学证据共识》书籍的编写,主笔书写了鸡蛋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科学证据和研究前沿部分。
荣爽在全国营养大会上作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