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一本图书赠母校
车辆工程产业班40名毕业生启动“春晖行动”
记者 谢晓丽
《大数据时代》《哈佛凌晨四点半》《追风筝的人》……5月24日上午,40本高含金量的崭新图书在学校图书馆落户,这批图书由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2012级车辆工程产业班的40名毕业生捐赠。
图书以哲学、文学、社会科学类居多,其中有21本是外国作品。很多毕业生还在扉页上写下赠言,或分享读书心得,或勉励学弟学妹勤学上进。“本书对细节的把握恰到好处,故事的背后正是伟大人物的缩影。”“读书,让你的学识变成阳光,照亮更多的未知,发现更多的美好。”“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字字珠玑,饱含深情。
为了学生这份特别的心意,学校在图书馆二楼专门设置“春晖书苑”图书借阅区,供师生随时借阅。专用书架,几盆茂盛的吊兰,小角落装饰得温馨别致。图书馆还专门刻制了“此书由某某学长捐赠”的专用印章,并为每一位捐赠人颁发了赠书谢函。
如何拟定40本图书的书单,学生们花了很多心思。每个学生都反复琢磨,以让自己推荐的图书对读者有所助益。他们还查询了图书馆现有馆藏书目,尽量找那些馆藏中没有的。
曾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的高华林推荐的是美国华盛顿特区经济趋势基金会总裁杰里米里夫金的《零边际成本社会》。他的推荐理由是:生活离不开经济学知识,作为大学生,无论以后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把握宏观经济趋势,懂一些经济学的知识。
保研到同济大学、被同学誉为“发明家”的刘懂,推荐的是《共悟人间:父女两地书》。刘懂介绍,大学四年,班主任朱孟强老师一直像父亲一样温暖着他们,推荐这本书,就是希望学弟学妹们也能体会到师生之间浓浓的亲情。
保研到武汉理工大学的美女学霸张祥勃推荐的是《学府之魂――美国著名大学校长演讲录》。朋友曾给她推荐这本书,她看后觉得大开眼界,正好学校馆藏资源中还没有,所以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
孔贝托同学推荐的图书是《匠人精神》,这本书的作者手工匠人秋山利辉,是日本手工家具订做行业的佼佼者。孔贝托说,自己曾经在杭州的一家书店看过这本书,对自己做人做事都很有启发,恰好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工匠精神,就从网上淘来这本书,推荐给学弟学妹,希望对他们有益。孔贝托在这本书的扉页上手写了一句赠言“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捐书仪式上,毕业生依次小心翼翼地把自己推荐的图书放上书架。在图书馆当志愿者的学弟学妹们用热烈的掌声回报学长学姐的爱心,并承诺“用阅读,作为对学长最好的致敬”。
图书馆副馆长刘翅红介绍,春晖是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之意,学校感佩学生对母校的情谊,希望这份爱心能滋养更多的在校学生。随后图书馆将按中图法给图书分类,贴上条形码和书标,很快就可上架借阅。
该班班长陈宁表示,虽然在学校200多万册的馆藏量中,我们的40本书微不足道,但我们希望它们就像一颗种子,带动更多的毕业生感恩母校,传承这份爱。
该班辅导员郭海沙老师透露了一个感人细节:今天的捐书仪式,只有39人到场,缺席的这一位,是去年因胃癌去世的李晟同学。李晟患病期间,同学们抱团打工为他筹集医药费;李晟不在了,同学们依然把他当成班级的一份子,室友帮他挑了一本《中国哲学简史》,充满哲思与人生洞见。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该班班主任朱孟强为学生们的感恩行动点赞,他说:“感恩是一种人格品质,有一颗感恩的心,人生会更幸福。青年学生在大学的熔炉锻造后,更应该具备这种道德修养,做一名敢于担当的有志青年。”朱孟强是高等教育学博士,积极推崇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精英教育,2012年9月他主动请缨担任车辆工程产业班的班主任,精心实施他的“精英班”打造计划。四年下来,培养了一批既具备科大钢铁品质的科学精神、又兼有丰沛人文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据悉,捐书活动只是该班毕业季回馈母校“三心”教育系列活动“春晖行动”的序曲,后续他们还将开展一系列的感恩回馈活动,回报母校给予的“爱心、耐心、信心”教育。
汽车学院党委副书记林莉、图书馆志愿者指导老师李珊珊、采编部主任吴菁参加了捐书活动。
张祥勃、高华林两位毕业生准备将自己的书放上书架
学生展示自己题写的赠言
爱心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