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声控自拍照相馆
见习记者 卢蜜纯 耿佳栋 李 盟
“去车行换胎,回北苑查货结账,拉装备到武交职,回东澜岸测试无线传输设备,刷微博做产品推广,上淘宝回复客户咨询,查资料完成设计作业,做简历分析,洗床单被套……”在郭广欣的空间里有这么一条说说。郭广欣来自城建学院2011级建筑与艺术专业,创业一年,开了四家连锁车店,创办了自己的自拍摄影工作室,并自主开发出单反相机声控拍照感应模块设备。
敢想敢做 排难直追创业梦
很多男生都会有赚钱的想法,进入大三的郭广欣也是如此。“早想找个合适的工作,一直没有契机。”适逢新生开学季,经“大学盟”里的朋友镇小龙介绍,郭广欣做起贩卖新生用品的兼职,短短一周内,赚来了大学里的第一桶金。
在贴吧,他发现校园里求购自行车的人特别多,于是,产生了做自行车销售的念头。说干就干,他联系了关山一家车行,做起了校园代理。在代理中,他明显的感受到了这个行业带来的巨大收益,于是萌生了开自行车店的想法。他与几个同行代理交流了自己创业想法,几个同行对他的想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希望能与他合作,一拍即合,租门面,联系生产商,做宣传……在历经两个多月的筹备后,第一家车行的雏形在武汉光谷诞生。
生活中的现象总能带给郭广欣许多创业的想法。第一家车行开张运行后,郭广欣回到学校,宿舍楼门前停满的自行车引起了他的注意,“在自行车行业,大学生也是强大的消费群体。”郭广欣将此商机告诉了几位合伙人,打算在学校对面的园艺街再开一家车行。经过一段时间的商讨和实地调研,郭广欣在园艺街找到了一家合适的门面,准备大干一场。然而,事情并不像他想象中那么简单,资金周转困难问题就给了他当头一棒。“当时,我们账户所剩金额不多,交完房租和押金,才发现进货的钱已经没有了。”郭广欣在回忆时说道。无奈之下,他只好四处借债,外加借贷6000元,东拼西凑才将园艺街的的车行稳定下来。
凭着良好的质量和服务,郭广欣为自己的车行积攒了超高的人气。汽交学院的徐晗在武科大贴吧上发了一个求购自行车的帖子,在十多个回复帖中,就有近十个是推荐去郭广欣的车店。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口碑,每年的开学季,郭广欣还向迎新志愿者免费提供自行车。
随着车行生意的日渐发展,他的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郭广欣和他的合伙人相继将车行扩张到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打造出“凯越”这一连锁品牌。据了解,在连锁车行的管理层共有三人,由于现有的四家分店相隔较远,为了方便管理,他们充分利用了现代科技,每天的营销额、日常消费等都通过“随手记”这一APP进行同步上传。
在郭广欣和他的合伙人的共同努力下,车行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并渐渐得到回报。谈及车行现在的收益,郭广欣笑着说:“如今,车行这方面我们做的还算比较成熟,几家分店加起来,一个月收入三四万元左右。”
大胆创新 创业途中搞研发
随着自行车店的生意步入正轨,郭广欣开始琢磨着新的发展方向。新兴的自拍照相馆再度吸引了郭广欣的注意,发现商机后,郭广欣果断投资开店。然而,由于私人自拍设备的兴起,照相馆生意并没有达到预期那么红火,于是,郭广欣又开始琢磨着研究新的自拍技术。
“通过无线遥控器来控制相机快门,难免造成遥控器入镜,倘若利用声音来直接控制快门,不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这个想法在郭广欣的脑海产生,可是该如何做到呢?这个问题一下子就难住了对电学一窍不通的郭广欣。然而,问题终究得自己解决。泡图书馆,上网查资料,咨询有关同学,有了一定思路后,就开始着手制作,画图纸,连线路,焊电路板……“吃饭的时候在想,睡觉的时候在想,只要是有空余的时间都在想。”郭广欣回想时不禁感叹道。
白天上课,处理店里的生意,晚上连接电路,进行实验研究,几乎天天熬夜到凌晨两三点。三个月的实验,无数次的失败,郭广欣在最后终于成功地完成了电路设计。成品装置只有移动电源大小,在摄影技术上却是一次飞跃,他制作的设备很快吸引大批客户前来购买,国内多家知名自拍照相馆也闻讯前来咨询。
郭广欣带着记者亲身体验了一把他的发明。挂在墙上的两块显示屏可以清晰反映人像,记者尝试喊了一声“茄子”后,显示屏很快就完成影像确定。郭广欣告诉记者,声控装置通过数据线连在相机上,灵敏度可以自行调整,相机只有感应到前方物体,并顺利完成对焦后,才会声控拍照。郭广欣介绍时说:“声控拍照感应技术不仅解决了遥控器入境问题,还可消除顾客面对镜头的紧张感,对着镜头喊上几句俏皮的话,拍出的照片更加自然。”
由于设计出这款单反声控拍照感应模块及电脑无线控制单反相机设备,郭广欣现在已走在了全国自拍照相馆行业的前列,许多自拍照相馆店主主动联系郭广欣,向他咨询设备和技术方面的问题。并且,在成都,洛阳等地也有人加盟郭广欣的“橡树”自拍照相馆,形成了全国连锁店,打造了属于他自己的第二个品牌――“橡树”。
[创业锦囊]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将企业家精神定义为五层含义:第一,首创精神;第二,成功欲;第三,甘冒风险、以苦为乐;第四,精明理智;第五,事业心。可以说,“企业家”具有丰富的内涵,对各方面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美国,每年大约只有4-6%的新生创业家。即使是在这个被认为富有创业精神的国度,企业家作为一种职业,也只是少数人的专利。读了这期《创业进行时――创办声控自拍照相馆》的稿子,让我不得不惊叹!来自城建学院2011级建筑与艺术专业的郭广欣同学,就拥有创业中“少数人的专利”。
他适逢新生开学季,做起了新生用品的买卖,短短一周内,赚来了大学里的第一桶金;他发现校园里求购自行车的人特别多,创业一年,开了四家连锁车店,月收入到达三四万元;他“白天上课,处理店里的生意,晚上连接电路,进行实验研究,几乎天天熬夜到凌晨两三点”,发明了摄影自拍技术,继而创办了“橡树”声控自拍连锁照相店。不难发现,郭广欣同学就拥有企业家的特质,相信他的创业精神能够使企业成长起来。
创立企业不易,成就企业更难。要把企业发展壮大,光靠运气、关系和企业家个人的胆识远远不够,还要依赖优秀职业经理人的作用。作为创业导师,我想给一点建议:能够尽快组建一支优势互补的创业团队,让创业雏鹰飞得更高,飞得更远吧!
武汉市十佳创业导师 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