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亚兰:做管理学科学研究的追寻者和倡导者
记者 叶显伟
严亚兰,恒大管理学院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恒大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委员,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会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会员。2007年从华中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出站后加入我校管理学院工作。
十年不改初心追寻管理学科学研究
“管理学的科学研究是通过科学的研究,发现管理活动中的规律。”严亚兰说道。
在2008年的一次电子商务国际会议上,严亚兰认识了香港城市大学信息系统学系副教授Robert M. Davison,在与Robert合作期间,她发现由于双方对管理学研究的理解和方法的不同,在合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难,甚至有一次,Robert提出要撤出合作研究。这让严亚兰开始不断地反思应该如何开展科学研究,思想的转变促成了与Robert在研究中的继续合作。
在与Robert的合作中,第一篇论文由于选题不合适,在投稿中不断遭遇拒稿,目前这篇论文还留在严亚兰的电脑中作为自己科研起步的印记。“与Robert的合作为我提供了做科学研究的机遇。”严亚兰说。
2010年,严亚兰作为负责人成功申请到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以项目为契机,严亚兰再次与Robert合作完成并发表了三篇国际期刊论文,其中的一篇还发表在信息管理领域国际顶尖期刊JASIST上。
“参加国际会议的过程,就是不断思考,不断学习的过程。”为了不断充实自己,接触到最新最前沿的专业知识,严亚兰经常参加各地的学术会议。
在2011年,严亚兰先后参加了国际管理学年会(AOM)和国际信息系统年会(ICIS),在两次会议上,她留意到AOM会议的主题为西方汇合东方,而ICIS会议的主题是东方遇见西方。两次会议主题的惊人一致让她意识到,科学没有国界,作为科研人员,更应该经常参加国际会议,多接触,多交叉。
“严老师做事要不不做,一旦要做,就一定可以做好。”信息管理系的严红老师这样评价严亚兰。有时候,她吃完中饭开始工作,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一直到晚上9点也不会感到疲倦。“在电脑上工作时,经常需要阅读很多文献、打开很多窗口,所以,一旦坐到电脑前,就会不知不觉地坐很长时间,以便在连续工作中提升效率。”严亚兰说道。
在非正式场合,严亚兰有时也喜欢聊研究,之前曾经与朋友特意选择打烊很晚的店,在店里聊管理学到打烊,直到关门她们才想起时间。“聊管理学的研究会让人忘记时间。”严亚兰说道。
严亚兰共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发表核心及以上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SCI/SCI收录国际期刊论文20余篇,参加编写著作5部。担任十余种SSCI/SCI收录国际期刊的同行评议人。
诲人不倦培养“顶天立地”做学问的学生
“学术研究生就要做基础创新性研究。”严亚兰一直这样要求自己的学生。
在指导刚入学和做研究的学生的时候,严亚兰经常把六个问题挂在嘴边,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研究;什么是发现,什么是发明;什么是创新,什么是创新创造。
“做学问就得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了解一个话题里的所有知识,并且聚焦国内外的最高水平研究。而立地,就是在了解透这个话题的所有知识后,在实践中多观察,识别和抽取有意义的研究问题。”严亚兰“顶天立地”的观点在她的教学中影响着一届又一届学生。
对于刚入学的研究生,严亚兰要求他们尽可能多地进行阅读,包括阅读英语文献,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读综述,拔高自己的研究水平。此外,严亚兰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道德,她常告诫学生要做负责任的研究,要做有意义的研究,做能被重复的研究。
不同于填鸭式地盲目灌输知识,严亚兰更注重引导学生,她鼓励学生善于发现,从社会现象中抽丝剥茧,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弄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当学生们有好的点子时,严亚兰也乐于与他们探讨,并提供富有建设性的意见,鼓励实践,先做做看。
严亚兰常说,做学术是一件细致的事情,慢慢来,不要急。在帮学生修改论文时,除了内容,严亚兰还会细心地检查格式,有时候难以发现的格式问题,她一眼就能看出来。
2017年科技文化节上,严亚兰做了《研究的严谨性和相关性》的报告,深入浅出,巧用案例,结合实际,博得了学生们的阵阵掌声。“严老师的报告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做研究严谨性的重要,也就是这一次报告,让我决定要好好跟着严老师学习如何科学地做研究。”研究生张勇说道。
“我们学院对管理学的研究不管是从起步来说还是高水平产出来说,都不亚于其他高校,只是平均水平还差了点。”为了提高学院管理学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严亚兰在学校、学院和系里的大会上,多次提出要积极探索和倡导管理学的科学研究。
严亚兰认为,管理学的科学研究要从学生抓起,要在全院师生中形成一种科学研究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让学院的科研水平往前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