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黄涛: 用严谨谱写“担当” 用微笑关注“尘埃”

作者:系统管理员编辑: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0-18浏览次数:

用严谨谱写“担当” 用微笑关注“尘埃”

通讯员 程红丹

黄涛 1971年生于河南南阳,文法与经济学院教授,2012年担任分管科研的副院长,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现任湖北省委讲师团成员,湖北省哲学学会理事,湖北省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研究会理事,湖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湖北省监察学会理事,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理事,全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创新专业委员会理事。

作为既有博士学位又有三级教授“头衔”的院领导,他属于年轻有为、敢想敢当、充满激情的“全能”型领导。在同事眼里,他属于课题多、成果多、奖项多的“黄三多”;在领导眼里,他又属于想法多、干劲足、行动快的“黄诸葛”。

作为老师,他用严谨谱写着自己教书育人的责任,体现出一名高校学者在学术界孜孜不倦的追求;作为领导,他又让自己低进“尘埃”,常用“微笑”化压力于无形,将自己谦和宽厚的“暖男”形象发挥到极致,是我们心中的好“涛哥”。

作为同事,能够与他为伍,经常聆听他妙语连珠的“谆谆教诲”实属幸事;作为同龄人,我钦佩他的德才兼备,不仅科研上高产高质,而且管理中高效高能。对于这样一位令人既“爱”又“怕”的同事兼领导,我惟恐用自己笨拙的文字写不出他的“多面人生”。

严谨的“黄三多”

黄涛早在担任副院长之前就展现了自己科研方面的强劲实力,他获得的课题多、成果多、奖项多,其严谨的“黄三多”形象早已为我们树立了标杆。

他获得的课题多。早在2008年,当时年仅37岁且还是副教授的黄涛主持申报《基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科技体制改革反思与重构》,成功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资助(当年我校仅获2项),这在当时以工科见长、文科相对滞后的武科大来说是莫大的惊喜。之后,黄涛承担其他省级科研项目共10余项。此后,学校也越来越重视文科的发展,文法与经济学院也迎来其快速发展的历史最好时期。

黄涛经常对老师们说,高校老师积极申报课题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能为自己获得一笔经费资助,而且是自己积极从事科研的动力与保证,也是老师们以后评奖及评职称的重要参考,完成科研项目的压力和动力往往会转化为科研的能力。

对文法学院的老师们来说,黄涛绝对算得上是“先知先觉”的典型代表,他的话听多了,老师们也都觉醒并忙着“充电”与“冲刺”了。

他取得的成果多。黄涛在科技政策、科技管理、科技人才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在学界和社会有较大影响的成果,学术期刊及国际会议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4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或论点摘编,5篇论文被CPCI-SSH收录。他在2010、2011、2013、2015年曾经4次在B类权威期刊《自然辩证法研究》上公开发表论文,多次在《中国科技论坛》、《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

黄涛的文章不仅频频发表在权威期刊,而且他还关注权威报纸以及其他媒体,曾先后在中国教育报、中国环境报、中国经济时报、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学习时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理论版发表的30余篇文章被人民网、光明网等网站广泛转载。他多次就科研经费、科技创新方面问题接受新华社、中国教育报等中央媒体记者采访,相关报道引起广泛影响。他还主持编写了《武汉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三五发展规划》。

黄涛曾说,高校老师不仅要做有名的学者,还要做“接地气”的学者。作为从事理论研究的学者来说,只有你的研究成果引起学界及政府决策层的高度重视,你的研究才有意义,这也是激励你致力于科研的无穷动力。

他获得的奖项多。2007年以来,黄涛获各级奖励10余次。其中,获省、市政府奖励4次,分别为湖北省政府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7,合作成果);湖北省政府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13)以及武汉市第十四届优秀成果三等奖(2014)等。近三年来他的研究成果《科研管理中政府职能的越位与归位》、《论官产学三重逻辑的互动及政策启示》、《杰出科技人才成长的“四优”环境》均获得国家级科技思想库(湖北)优秀决策咨询成果,获得十三届、十四届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010,2012)。他还曾获武汉科技大学“利尔”杯十佳青年教师称号(2006),武汉科技大学科研先进工作者称号(2009)。可以说,这些奖项无不见证着他在学术上孜孜不倦的追求,这也是对一名严谨治学的高校学者至高无上的激励与认可。

睿智的“黄诸葛”

在以工科见长的武科大,作为分管文科类科研工作的副院长,这是一份“苦差事”。面对学校下达的种种科研指标以及年终考评压力,黄涛时常倍感压力,但他善于用自己的睿智,采取“盯人”策略,将科研任务层层落实到教研室乃至个人,故他又是我们既“爱”又“怕”的院领导。

黄涛自担任副院长以来,正好赶上文法与经济学院院领导换届、文法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家、公共管理博士点培育学科校内评审、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申报省重点学科、申报经济统计学等二级学科硕士点、2015年MPA、MSW专项评估工作、2016年的公共管理学术型与MPA水平评估工作等。可以说,每件事都关系到文法学院的长远发展,都是老师们关注的头等大事。在文法学院院长和副院长都“大换血”的情况下,他作为原副院长,在稳定学院“军心”、激发老师潜能等方面发挥了自己积极的作用,也迎来了文法学院可喜的发展。在他分管协管的学科建设、科研管理、研究生教育培养等方面,他善于抓住关键环节,注意沟通协调,充分调动并发挥每位老师的积极性,不少细节和做法体现了他作为领导者的智慧。

对学院学科建设而言,抓好科研是关键。黄涛善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学院已经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科研氛围。他经常说,科研方面“你成功了,我就成功了,我成功了,学院就成功了”。每每遇到科研能力强的几位老师,他总是关切地问,“最近有什么大作?”每当学院老师有最新科研成果时,他总是及时地把相关信息挂在学院网上或在学院教师QQ群里进行宣传和激励。为了激励老师们报课题,他还把自己和其他老师申报成功的课题申请书提供给老师们参考。通过制定科研奖励办法,加强科技成果激励,畅通科研信息渠道,及时把各种科研课题信息通报给各位教师,老师们都受益匪浅。

记得2015年年底,文法与经济学院的三朵“金花”――梁东新、常晓云、柯燕等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资助,全院上下无不兴奋,大家纷纷在文法学院教师QQ群里为她们点赞,当时常晓云老师感慨到:“我终于可以在领导办公室门前大胆地行走了,再也不用担心愧对黄院长那殷切期待的眼神了。”可以说,常老师吐出了老师们共同的心声,文法学院这些年在科研及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饱含几位院领导的心血,离不开他们的无私奉献。

为了提高学院老师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成功率,黄涛善于将自己独到的心得体会“五六七”与老师们分享。他强调,课题申报要抓好“五六七”。其一是“五好要素”。选题好(眼前一亮,引人注目)、论证好(合乎逻辑,层层展开)、前期好(成果丰硕,可圈可点)、细节好(排版规范、字体合适)、组织好(反复督促,不厌其烦)。其二是“六方合力”。领导重视(奖励科研,重视申报)、个人努力(认真论证、前期成果)、高人指点(导师帮助、同学切磋)、贵人相助(专家沟通)、同事鼓励(比学赶帮超,形成氛围)、菩萨保佑(机会机遇)。其三是“七个步骤”。在实践中,他提出了“提前布置、提供样板、盯住重点、专家会审、定期督促、终稿审核、全程互动”的七步工作法,形成了科学、合理、高效的社科基金申报流程,节约了时间,提升了质量,鼓舞了士气,有力地支持了学科建设等各项工作。

正是由于院领导知人善任、群策群力,文法学院近三年来申报成功的国家社科和省部级项目大幅增加。2013年文法学院共申报15项,中标3项(全校4项),通过率高达20%,高于国家平均水平7个点。2014年中标1项,获批10多项省部级项目。2015年共申报12项,中标5项(全校7项),我院中标率达38%,是全国中标率13.5%的近3倍);2016年学院获得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校4项),我院中标率达25%,是全国中标率13.5%的近2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批数量、通过率及科研经费数额等在学院取得历史新高。

这是在学院总人数减半(马克思主义学院独立)情况下取得的成就,极大地提振了全院教职员工的科研信心。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领导慕名专程来访,组团来我院向我院学习成功申报经验。

除课题申报成绩喜人外,文法学院近年来获得的奖项也越来越多。2013年学院教师获湖北省社科奖5项,其中包括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015年学院教师获2项湖北省社科奖;1项省委咨询决策三等奖;4项武汉市社科奖;获得1项湖北省教育厅第一届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湖北省委决策咨询成果二等奖。可以说,文科的发展在以工科见长的我校来说十分不易,而文法学院老师取得的这些看似普通的奖项更不易,这里无不凝聚着老师和领导们的心血。

黄涛主抓学院科研工作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研究生队伍的培养。他配合院领导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在全校率先开展国际化课程,聘请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教授Victor Shaw来学院完整系统讲授英文课程;定期举办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为研究生安排科研论文写作报告会,切实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实施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工程,推进研究生教改项目、教材立项、课程建设;起草《研究生导师管理办法》、《科研奖励办法》、《十三五学科发展规划》等系列管理文件及发展规划等。文法学院现有的研究生规模已近380名,其中学术型硕士近80人,学生规模在全校来说也是名列前茅,管理难度是相当大的。学生普遍面临发表核心期刊的科研压力,他们做科研的底子薄,毕业压力大。黄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故他平时注重与院里的研究生互动交流,主动加入了研究生QQ交流群,平时积极为学生答疑解惑,还把做科研的技巧以及发文章的渠道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院里也多次聘请武大、华科等学校的知名教授来学院做讲座,积极引导研究生做科研。他每年为新生做如何写论文的报告,对初入学的研究生来说可谓是送了一场“及时雨”。

温暖的“涛哥”

在文法学院,即便是比黄涛年长的张书记、李院长、丁院长以及彭院长等等,他们都习惯亲切地称呼他为“涛哥”,故“涛哥”的口碑与人气在文法学院有目共睹,绝对可以称得上大家心目中质朴的“暖男”。

在我们眼里,他是值得“托付”的人。大家平时有困难都愿意找他,而他无论多忙,都把老师们的“托付”记在心底。记得年终放假前,有一次老师们急着打印学生成绩单,而教务办公室电脑出了故障,黄院长得知后马上放下他手头工作,主动叫老师去他办公室打印成绩,赶走了老师额头上的“愁云”。我还记得自己在帮助学院整理学科评估材料期间,经常是凌晨一点多还在向“涛哥”网上请教,而他总是耐心地解答与指导。这些“托付”的事情太多太多,他们平时悉心的关怀渗透在点点滴滴,时刻滋润着老师的心田,让老师们甘愿当学校的“孺子牛”。

在我们眼里,他是博学健谈的人。他对文、史、哲、经、管、法等学科均有涉猎,在交叉学科领域进行不懈探索,他具有较好的英语能力,曾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学术交流,为中德双学位班开设课程,并能做到全英语式教学。他既从事科技管理领域的专业研究,也注重了解国家大政方针与政策走向,或者在各学院或机关做“解渴”的形势报告,或者被《湖北日报》理论版约稿撰写“解惑”的理论文章,他写的古典诗词也博得大家一致好评。在2008年我校“校歌歌词”征文活动中,黄涛热心参与并获得学校奖励;在2012年我校举办沁湖诗会“中国梦.我的梦”有奖征文活动中,黄涛更是一举夺魁,获得学校一等奖的殊荣。总之,与“涛哥”聊天经常令人陶醉,他是擅长活跃气氛的人,也许他的“另类”让老师们感觉更亲切。与他聊天,他会经常拓展你的思维,让人不自觉地想去多看书,不然,你会担心自己与他聊天“接不上茬”哦!

在我们眼里,他是幽默风趣的人。他从不摆领导“架子”,我们可以肆意地与他开各种玩笑,而“涛哥”用他的诙谐与幽默常令我们捧腹大笑。有时,我们会缠着要他帮我们看手相,当然,他绝对只会用“含蓄”的语言讲解,他会让你相信“你的未来不是梦”,你就是一个“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幸运儿。如果你产生质疑的话,他就会幽默地说,看手相可是“唯心主义”哦,我们何必较真?不过,黄涛的“绝活”还在于他是一名妙语连珠的“段子手”,无论是给老师们做报告还是会议总结发言,他都能恰如其分地归纳与总结,有时是一串串“排比句”,有时是“顺口溜”,有时是“打油诗”。面对这样一位诙谐幽默的同事兼领导,与他一起共事是不是令人精神愉悦呢?

作为严谨务实的黄院长,我们对他由衷钦佩;作为我们心中永远的“涛哥”,我们为他骄傲与自豪。

上一条:【创业吧】 李恒:打造工地“治霾神器”保卫蓝天 下一条:【创业吧】 方亚峰:“私人订制”打造校园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