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科研团队的故事1】 张同存教授团队:走在全球基因研究前沿

作者:系统管理员编辑: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6-04-19浏览次数:

开栏语:创建“双一流”,必须要有一流的团队。高校科研团队在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一流特色学科发展、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校报开辟“科研团队的故事”系列报道,讲述我校一批科研团队团结合作、刻苦攻关的故事。

【科研团队的故事1】

走在全球基因研究前沿

记者 程毓

生物医学研究院老师合影

从左至右:许娜、徐瑶、杜庆、廖兴华、郑鹏、邓文生、张同存、袁白银、赵莎莎、李曦、王琼

三月初,生物医学研究院递交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亮相”。该团队11名老师,撰写了13份。如此高的产量,令全校老师震惊。

而去年,他们“厚重的成绩”也让大家赞叹不已。当时,这个科研团队只有7名老师,却成功申请到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了12篇高水平论文,研发的国际最新“细胞免疫疗法”完成华中首例白血病治疗。

学术“大咖”亲自做实验

加盟研究院不到一年的青年教师廖兴华,因为单身,又住在校内,常常在实验室工作到深夜离开。然而,他多次“收工”时发现,研究院的三位“大咖”还在专注地做着实验。

研究院的三位“大咖”分别是张同存教授、邓文生教授、辛化伟教授。他们共同的经历是,都在国外学习或工作十多年,而且取得了众多辉煌的科研成就。谈及回国加盟研究院的动因,辛教授说:“因为这里提供了能够实现自己想法的科研平台。”

三位“大咖”都保留着在国外工作的习惯,每天从早上工作到晚上,中午在食堂就餐后回实验室接着干,没有周末和节假日,常常是实验室里“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

“有时做实验‘入迷’,不知不觉到了凌晨。”辛教授说。夜幕中,他一个人向寝室走着,经常遇见夜间巡视的治安队员,拿着手电筒对着他照,“次数多了,后来都认识我了。”

为什么这么“拼”?辛教授解释说,一方面是浓郁的科研兴趣和多年的工作习惯,另一方面是想不断尝试寻找未知领域。他们把有“苗头”的实验交给年轻人做,“如果总让年轻人啃‘硬骨头’,担心他们失去科研兴趣”。

去年,青年教师郑鹏和徐尧做的一个实验,反复做了半年都没有新的进展,只有放弃,两人为此沮丧不已。看到三位“大咖”执着研究,从不放弃,他们马上调整好了心态。

在“大咖”的影响下,研究院的师生都很“拼”。

今年春节前,天气非常冷,青年教师王琼走在偌大的校园里,没有遇到一个人,心里拔凉。可是,走进研究院,仿佛进入另一个洞天,师生们都在埋头专心做事,“我赶紧换上实验服,开始实验,心里暖暖的。”

快过小年了,研究院的院长张同存教授发话:“你们家都在外地,快回去吧。”廖兴华心里“咯噔”一下,他知道还有个病人在接受基因疗法,需要每天做观察和记录。张院长似乎看出他的心思,说:“放心回家,我守着。”

返校后得知,春节期间,张院长一个人每天在实验室。一位外校老师告诉廖兴华,大年初一晚上12点,张院长打电话找他要一种材料。“说这事时,语气里满是惊讶。”廖兴华打趣地说,“他以为是拜年电话,没想到是工作电话。”

“大咖们”亲自动手做实验,年轻师生们跟着边看边学。空隙时,“大咖们”会看看年轻师生们在做什么,问问做的情况怎样,研究院的年轻人进步都很快。跟了邓文生教授两年的硕士生王娟,跨专业读医学,原来连最基本的注射都不会,现在什么试验都拿得下来。新近的博士教师遇到问题都请教她。她成了实验室的“小老师”。

研究院的实验室里,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一年到头亮着灯光。

瞄准国际前沿做研究

“在全球科研前沿,中国学者要发挥重要的作用!”张同存鼓励大家目光高远。

基因研究,是当今国际生物医学界最前沿的研究领域,对人类的健康和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基因库,研究基因表达、基因调控、基因检测、基因疗法等,生物医学研究院与世界顶级科研团队“同台竞技”。

研究院走廊的一面墙上,贴着研究院近年发表的十多篇论文,期刊的名称有《干细胞》《生物化学》等,全是国际顶级的学术期刊。翻阅论文,每篇都有十多个页码,里面至少有四五十幅图。徐尧介绍:“一张小图,如果实验顺利,至少需要做一周实验。”

“医学研究实验量大,工作枯燥,没有浓郁的科研兴趣和执着的科研精神,很难做出成就。”辛教授深有感触地说,“有时做几年的实验,才能发表一篇像样的论文。”

年轻教师赵莎莎跟着邓文生教授做“细胞骨架细丝蛋白A和神经细胞”的研究。这项研究没有人做过,找不到任何参考文献。实验结果有时是促进作用,让她惊喜不已;有时突然出现抑制作用,让她“陷入谷底”。

邓教授鼓励她:“坚持做。如果做出来的结果连自己都不相信,那怎么让别人相信。要做拿得出手的结果。”她反复调整参数,不断分析原因,实验做了半年,终于有了新发现。她神秘地告诉记者:“我们的研究成果将可能改写教科书。”

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是辛化伟教授一直想突破的。偶尔得知材冶学院的傅继江教授想做“钛合金骨植入材料”遇到难题:如何解决材料植入后与人体的肌肉组织吻合?这是“材料与医学”交叉领域的研究,他和傅教授一拍即合,研究正在推进中。

同时,他们正在建立一个类别的基因库,要做20的十次方的实验。辛化伟说:“这是一个无限量的工作,我们力求尽可能多做一些工作,尽可能接近最大值。”

年轻师生们提起张同存院长,满脸崇拜。“我们有的做干细胞研究,有的做微生物研究,但是张院长对其研究前沿都了如指掌。”徐尧形象地比喻:“张院长就像全能运动员,田径、球类都会玩。”后来一问得知,张院长每天看文献至深夜,经常看得兴奋睡不着。

张院长经常会发问:“这篇文献你看过吗?”“没有。”“赶紧下载看。”大家被“逼”得,只要有空隙,一个个都捧着文献读,“免得窘”。

“只要科研需要,都要买最好的。”“大咖们”对科研经费特别大方,这让年轻教师感到很幸福。赵莎莎介绍,做试验需要的抗体,好的一支需要三千多元,有的只用一次。邓文生教授说,必须买国际学界认可的品牌,不要省钱,“做出最好的实验结果是最重要的”。一年买抗体就花了好几万,“用得心疼”。

学术研究是枯燥的,然而,研究院充满家的温馨!

每次几位“大咖”出差回来,都会带好吃的分给大家,实验室仿佛“过节”般热闹;逢年节日,张同存院长经常买来“慰问品”犒劳大家;邓文生教授时不时带来自己烹饪的熟食给大家“打牙祭”……

今年的基金项目申请书临交稿的前一天晚上,张同存让大家都回去休息,自己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做最后的审阅,通宵未眠。早上,他把修改意见反馈给大家后,又匆忙赶往机场。

桌子上的泡面一夜未动,放了水的杯子里堆满了烟头。

上一条:【就业吧】 袁观显:记者身份为找工作增加砝码 下一条:汪朝晖: 教学科研双育人 三尺讲台大写“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