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化学与化工学院举办高水平学术报告会

作者:化学与化工学院编辑:朱佳怡发布时间:2025-05-17浏览次数:

武科大网讯 5月15日上午,化学与化工学院第二十二期"陶著讲堂"学术报告会在青山图书馆路演厅圆满举行。本期学术盛会特邀南开大学戴卫理研究员、福州大学谭理教授和湖南大学何勇民教授三位催化领域顶尖学者,围绕新材料与催化技术前沿展开深度学术对话。会议由院长郑安民教授主持,吸引了学院科研团队负责人、青年骨干教师及研究生等80余人参会,现场学术氛围热烈。

戴卫理研究员以《分子筛合成及催化反应过程的谱学研究》为题,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的完整知识体系。通过创新性整合多种原位谱学耦合技术,系统阐释了分子筛成核机制与催化反应机理,特别在工业催化剂设计方面提出的"结构-性能"协同调控新范式,为传统催化材料开发注入创新活力。

1C8C3

谭理教授带来的《COx制含氧化合物中Cu活性位调控对产物分布的影响》报告,以原子尺度解析催化奥秘。通过精准调控Cu活性位的电子结构与几何构型,创新构建"活性位-载体界面"协同催化模型,成功实现COx定向转化为高附加值含氧燃料。报告不仅展示了新型催化材料的创制策略,更通过智能反应路线设计与机理验证,为碳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科学范式。

何勇民教授突破传统研究边界,在《微纳电化学器件》报告中展现学科交叉的魅力。其团队开发的微纳电化学原位表征平台,首次实现电催化过程的微区动态监测与定量解析,开创了电子学与电化学深度融合的新研究方向。这种"器件驱动科学发现"的研究范式,为多学科交叉创新提供了极具示范性的研究蓝本。

作为学院推进学术共同体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期"陶著讲堂"实现了三个维度的突破:搭建了校际高端学术对话平台,促进了多学科方法论的交融互鉴,推动了基础研究向应用转化的思维碰撞。与会师生纷纷表示,专家们的前沿成果不仅拓宽了科研视野,其创新性研究范式更为解决催化材料与能源器件领域的共性技术难题提供了重要启示。学院将持续深化此类高水平学术交流,助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化学化工研究高地。(化学与化工学院)

1C7C6

上一条:医学部曾燕团队揭示自我管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对中国老年人认知障碍防控的影响 下一条:盐城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罗驹华应邀作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