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医学部脑科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曾燕教授团队在大悟县开展大规模认知障碍筛查研究

作者:融媒体中心编辑: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5-07-15浏览次数:

武科大网讯 7月,医学部脑科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曾燕教授团队在湖北省大悟县启动年度认知障碍筛查工作。这一研究行动作为"湖北老年记忆队列"建设的核心环节,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等10余家单位,组织近200名科研人员深入48个乡村,历时7昼夜完成近2000名老年人群的全面认知健康评估,为我国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防控研究采集关键数据。

当前我国AD患者数量居世界首位且增速最快,已成为第五大死因。由于发病机制不明、晚期病程不可逆且缺乏特效药物,AD早期预防被学界公认为破解困局的关键。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基于社区的早期防治体系是应对痴呆公共卫生挑战的核心策略,但我国相关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曾燕教授团队构建的"湖北老年记忆队列",通过建立中国人群规模最大、随访时间最长的前瞻性AD社区队列,正填补这一研究空白。该队列已覆盖武汉市31个社区及大悟县48个乡村,通过"人群-数据-样本"三位一体的研究架构,建立亿万级AD专病数据库,为制定符合中国人群特征的诊疗指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本次大悟县筛查工作展现出高度专业化的科研组织能力。团队采用国际标准化认知评估工具,结合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与神经影像学评估,形成全套认知健康体检方案。值得关注的是,针对农村老人特点,研究人员创新设计了适老化筛查流程:对听力障碍者采用视觉辅助沟通,对行动不便老人实施上门评估,对文化程度较低人群调整量表语言表述。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周孝文指出:"中部农村老人面临未控慢病负担重、医疗资源可及性低的双重挑战,其认知健康状况是中国老龄化图景中最易被忽视的部分。"这种本土化筛查策略的探索,为我国农村地区认知障碍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参考。

初步数据显示,大悟县65岁以上农村老人认知障碍检出率显著高于城市同龄人群,且与未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因素高度相关。25级研究生谢辉在量表分析中发现:"受教育程度影响认知评估配合度,农村老人的量表完成质量与教育水平呈正相关,提示未来研究需建立更具文化适应性的评估体系。"更值得关注的是,约38%的受访老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其中独居老人占比达62%,反映出农村老年人群精神健康服务的迫切需求。

曾燕教授强调:"队列研究的价值不仅在于发现疾病规律,更在于推动健康公平。"此次筛查同步完成了48个行政村的医疗资源 mapping,为后续建立"县-乡-村"三级认知障碍防治网络提供了空间流行病学依据。研究团队已与大悟县医保局达成合作,将筛查数据纳入地方慢性病管理系统,探索"科研-临床-医保"联动的AD防控新模式。

在高强度的田野工作中,研究生团队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2024级研究生张晨颖作为总协调人,构建了涵盖物资调配、人员分工、应急处理的全流程管理体系;2025级研究生严梓璇通过深度访谈,系统记录了农村老人"收入低、就医难、精神孤独"的三重困境;2025级研究生王瑾则在问卷调研中敏锐捕捉到认知障碍与家庭支持系统的关联数据。这些一线研究经历不仅丰富了数据库内容,更培养了青年学者的社会责任感。正如2023级博士生张晶晶所言:"十年队列研究,我们在数据之外更收获了对'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刻理解——守护认知健康,就是守护老年人的生命尊严。"

此次大悟县筛查工作是湖北老年记忆队列建设的重要里程碑。随着随访数据的持续积累,该队列将为AD早期预警模型构建、高危人群精准干预等研究提供关键支撑,助力我国在神经退行性疾病防治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研究团队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推进生物样本库建设与多中心数据共享平台搭建,为全球AD研究贡献中国方案。

视频链接:武科大学子连续十年 暑期把“记忆门诊”送到村民家

下一条:化工学院高天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Chemical Science》发表重要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