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翔宇
丁喆,我校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入选湖北省高层次人才,长期从事粘弹性阻尼结构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计算方法的研究,致力于设计刚度-阻尼一体化的新型轻质复合材料结构。
他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和面上资助项目等在内的近10项科研项目,在机械领域国内外顶级期刊以一作或通讯发表论文近20篇。
用激情传授知识 用互动培养能力
丁喆负责教授“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这门课的学习内容十分重要,学起来也有一定难度,机械专业的同学要上120个学时,非机械专业的同学课时为72个学时。”他介绍。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非机械专业的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丁喆使出了“浑身解数”。
每次上课前,他总会提前十几分钟来到教室。他发现,虽然有同学提前到了教室,但大多在刷视频、闲聊。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利用时间,每次上课时他都会对上一节课的重点进行提问,随机点同学回答问题。自从上课提问后,课前看手机的同学明显减少,他们转而翻看教材,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回答的准确率也逐步上升。
“这些问题的设置基于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熟悉度,所以为了回答出问题,学生们都会积极地复习。有了这么一点小压力,我发现他们学得更好了。”丁喆笑着说,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他会当众提出表扬并在该同学的平时成绩上加分。
上课时,在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上,他总是让学生来回答。“表达能力很重要,很多同学在这方面有所欠缺,稿纸上验算的过程准确明了,但起立回答问题时却满脸通红、字不成句。”他说,当众回答问题不仅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课堂专注力。
车辆工程(产业)2101学生刘芸评价:“上课点人回答问题很刺激,但正是因为这样的环节,我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这门课也学得更加扎实。”她曾在这门课中获得接近满绩的成绩。
课下,丁喆与学生们相处融洽,和他们探讨知识、讨论球赛……“可能是因为我的年龄与学生比较接近,他们和我都很聊得来。”他说。
“丁老师是一位有富有激情和有趣的老师。结课的时候刚好碰上‘六一’儿童节,他还给我们每个人准备了棒棒糖。”刘芸对此记忆深刻。
在考试中,丁喆所带班“满绩率”最高时可达30%。在学生评教环节中,学生对丁喆的评价也总是在全校前20%,甚至前10%。不仅如此,他还获得了武汉科技大学第十三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持之以恒做科研 论文质量严把关
与偏应用的领域不同,丁喆目前的研究方向侧重于理论研究,通过建模、编程,计算和分析预测机械结构的动态特性。“在编程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构建完模型,通过代码编程出来后,跑出来的结果总是不对。”丁喆说。
一个小小的括号、正负号都可能会影响程序结果,使结果相去甚远。“找出这些问题的过程比较痛苦,因为你很难知道是代码的问题,还是推导的错误。”为了解决问题,丁喆带着研究生检查建模过程,一行行调试代码。
“有一个代码跑出来的结果总是不对,我们连续找了两个月都没能发现问题。”丁喆讲述着在科研中遇到的困难。一次乘坐公交车时,他重新思考这个问题。经过两个小时的琢磨,他突然想到了解决方法,回家后立即修改程序,最终解决了困扰已久的难题,并在机械领域的顶刊《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发表了一篇论文。
“两个月的调试,都不及公交车上两小时的思考。”丁喆在朋友圈里这样分享他的喜悦。
不仅对自己高要求,丁喆对研究生也同样高要求:“如果要发论文,我们就要把目标定得高一点,‘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学生做研究没有经验,他就一点点教。学生写论文,大到文章结构,小到措辞用句,他都耐心地指导、细致地解释。“做科研不要心急,要精雕细琢。有的时候反复打磨论文看似浪费时间,实则也是一个不断思考和提升的过程。”丁喆解释道。
“我的论文在丁老师的指导下,前后改了17次,但投稿一个月就发表在了《振动与冲击》上。这个期刊平均审稿周期在4个月。”丁喆的研究生朱赫鹏说。有了这样的训练后,他的硕士毕业论文在“盲审”环节得到了90和91分的好成绩。
机械工程学院执行院长汪朝晖这样评价丁喆:“丁老师持续打磨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锐意进取,赢得学生好评;在科研方面勇于创新,不断钻研。未来,希望丁老师能够做更多‘顶天立地’的研究,取得更多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