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陈夏、邓洲)“滴滴——”在造血干细胞分离机停止运转的瞬间,武汉科技大学附属老年病医院(附属洪山中心医院)德康院区儿科诊室的李医生完成了一场跨越千里的生命续航。2月17日,这份从医者血脉中提取的“生命火种”,即将点亮一位陌生血液病患者的重生曙光。作为湖北省第70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位90后医生用白大褂下的仁心,在儿科诊室与捐献床之间完成了“治病”与“救命”的双重使命。

2024年11月,一通来自红十字会的电话打破了李医生平静的诊疗生活——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的HLA配型高度吻合。面对这个十万分之一概率的“生命之约”,这位日常与儿童患者打交道的医生没有丝毫犹豫:“从9年前加入中华骨髓库那刻起,我就做好了随时履约的准备。”
时间倒回2016年元旦,还在读大学的李医生在献血时,被宣传画上血液病患者的眼神直击心灵,当场留存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从青涩医学生到武汉科技大学附属老年病医院儿科骨干,八年临床淬炼让他的仁心愈发滚烫。

为确保完美履约,李医生开启了“双线作战”模式:白天坚守诊室处理近百名患儿,深夜研读捐献文献;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老年病医院肿瘤血液科专家指导下,他精准调整饮食作息,最终以36项体检指标全优通过评估。就连注射动员剂住院期间,他仍通过日常工作中建立的28个儿童健康群,为5500个家庭解答育儿难题。
2025年初,就在李医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各项准备工作就绪,这时,他的母亲却因心梗住院了,李医生心中充满担忧。考虑到母亲的病情,他只将捐献的事情暂时先告诉了哥哥,计划待母亲病情平稳后再告诉她。李医生在武汉市中心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期间,也是其怀孕2个月的妻子吴女士一直守护在身边。
“这不是他第一次为生命‘续航’。”吴女士透露,自2016年元旦登记进入骨髓库以来,李医生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已累计捐献800ml全血以及6次成分血。同样作为武汉科技大学附属老年病医院的一名医生,吴女士对丈夫的无偿献血行为十分支持。她介绍,李医生的此次捐献也得到了全院护航:绿色通道特批假期,同事主动代班值守,用集体温暖诠释医者仁心的传承。

“每例成功捐献都是生命奇迹的诞生。”湖北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血液病患者年新增4万余例,而中华骨髓库309万人份的库容量仍显不足。李医生的善举就像一粒火种,照亮了“捐献无损健康”的科学认知,也让更多人看到白衣战士的仁心无界。李医生的善举同样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老年病医院全院上下引发强烈反响,领导及同事们一致赞扬:“这份跨越诊室的生命馈赠,正是医者精神的最佳注脚。”(通讯员陈夏 邓洲)
链接:点赞!武汉科技大学附属老年病医院90后儿科医生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