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张静娴
2月28日,全国妇联发布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名单,来自武汉科技大学材料学部的丁文红教授光荣当选全国三八红旗手。

得知自己获得这一荣誉,丁文红表示:“非常荣幸能够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这一崇高荣誉。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的鼓励,更是对广大科研人员多年来深耕专业领域、践行科技报国初心的集体肯定。我要感谢培养我的学术沃土,感谢并肩作战的团队伙伴,更要感谢这个给予科技工作者充分发展机遇的伟大时代。”
1992年,丁文红从武汉钢铁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前身)冶金机械专业硕士毕业后,进入了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正式开始了她的“钢铁生涯”。2000年,她作为设备总设计师与鞍钢、一重展开联合攻关,承担起机组最为核心的液压伺服系统和控制功能的开发,建成了国内首套依靠自主技术力量集成的大型冷轧宽带钢生产线,在2007年,该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此后,丁文红依然没有停下探索核心技术的脚步。在钢铁的制造过程中,钢板经过前期的冶炼和加工会产生残余应力,这会导致钢板在后期切割、焊接、冲压等过程中产生变形,影响生产和销售。从2006年开始,丁文红开始深入研究高强钢产品中残余应力问题,想办法抑制应力,减少变形。
丁文红走上“院士专家红毯”
在这个过程中,她研发出矫直平整系列成套技术及装备,也接连取得突破性成果,但她意识到想从源头上控制材料的残余应力,就需要从理论上揭示残余应力的机理机制。2016年,丁文红做出了她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决定:放弃分公司总经理的职位和高薪,走上高校讲台和研究岗位,全力以赴突破残余应力与组织交互影响的基础理论,解决行业发展难题。
丁文红和学生在一起
对于学生,丁文红更像唤醒他们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她的博士研究生鲁小轩说:“丁老师会在组会和讨论中培养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我刚来的时候对这个专业并不了解,老师会和我一起解决困难。”为了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丁文红经常带领学生深入生产现场,与一线技术人员交流,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技术难题点燃学生们的好奇心,武钢、湘钢、柳钢、新钢等都经常可以看到团队学生的身影。
目前,丁文红已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但相比获得的荣誉,帮助企业解决难题更让她高兴。她的研究成果助力中国钢铁企业“脱胎换骨”,制备出两大系列二十余个品种的低应力超高强钢产品,突破了四个世界之最。在多家大型钢铁企业应用,近3年新增利润近16亿元,并实现了向欧美等钢铁强国的出口。
“我们现在正在研制新型的抗侵、耐蚀和抑菌的这种双金属复合材料,希望在2025年,它可以直接应用到储氢和制氢的产业上。”丁文红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目前我们团队研制的储氢复合材料已经进入科研成果的转化运用阶段,希望能够服务于实践应用中的难点和痛点。”
此前,在2025年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上,作为唯一一位走上“院士专家红毯”的女科学家,丁文红现场寄语女性科技工作者:“作为女性,首先要独立,其次要自强和自立。”她说,“女性科技人员正在发挥更多的作用,承担更重要的科技角色,女性科技工作者放开手脚就可以做到更好。希望在我们省、我们国家涌现出更多的杰出的女性科技人员。”
https://jms.ctdsb.net/jmythshare/#/news_detail?contentType=5&contentId=2385551&cId=0&tencentShare=1&uik=rgYA5fFa&share_plat=wechat&sec=143cf3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