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科大“红安行”的队员们合影。通讯员 孙正恒 摄
湖北日报讯(记者张歆、通讯员肖宇瑄、实习生商喾文)5月10日至11日,武汉科技大学组织150余人前往红安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与党史学习教育。
据悉,今年是该校开展“红安行”的第42年,学校首次组织了一支“老中青”三代人的队伍,邀请5位老党员与青年教师、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一起参观烈士陵园,聆听红军故事、走红军路、爬红军洞、学唱革命歌曲、宣讲红安精神、调研英烈家乡。
团队参观李先念纪念馆。通讯员 孙正恒 摄
该校原党委副书记杨杰是这次老党员代表之一,作为42年前首批“红安行”的领队,杨杰在6年内走访红安98次。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的烈士纪念碑前,他为中青年教师和学生讲述了武科大传承红安精神的故事。
该校原文法与经济学院副院长严丽秀则讲起上世纪九十年代,自己和学生前往红安走访老红军们、与老党员交流革命历史的时光。
该校教师郭恺茗本硕都就读于武汉科技大学,毕业留校担任辅导员,主动报名参加此次“红安行”,“学生时代我就跟随老师们来过红安,如今作为老师带着学生再来,活动的形式愈加丰富,感受也更加深刻。”
团队在黄麻起义纪念园宣誓。通讯员 孙正恒 摄
在红安七里坪镇杨山河红军洞,山路崎岖、湿滑,“当球鞋陷入泥泞,指尖触到红军战士当年扶过的岩壁,我的心中突然涌出历史与现实的时空重叠感。”该校外国语学院大二学生刘静感慨,当下师生们的跋涉不过是先辈征途的零星片段,是这些切肤的疲惫让她明白了前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所在。
团队缅怀先烈。通讯员 孙正恒 摄
据悉,42年以来,武科大以红安为红色教育基地,每年5月组织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红安行”,沉浸式开展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累计影响超10万人。
此次该校组织“老中青”三代人前往红安,旨在通过三代人的同行共话赓续红色基因,让“红安精神”与学校“钢铁品质”交融淬炼,培养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https://news.hubeidaily.net/hbrbsharenew/news_detail/5/3983477/3606889/0?w=1747047505987&uik=AstPvXUA&share_plat=ios&sec=73e208b0&historybac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