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记者从高新区人社局获悉,自今年4月14日以来,该局积极动员辖区内企业申报项目需求,针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痛点和难点,在7位专家和6家企业之间搭建沟通桥梁,确保“院士专家企业行”的活动实效平稳落地。
汇诊“疑难杂症”。汽车产业在襄阳高新区工业版图中居于龙头地位,自“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开始后,高新区人社局通过宣传、培训、上门调研等多种形式,指导企业挖掘技术研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难题瓶颈,收到诸如“车辆安全风险防控设计技术指导”“车辆卸料速度提升指导”“提高粉罐车性能的技术”等汽车类企业的需求。汇集企业内在需求等于明确企业具体的“疑难杂症”,为高新区人社局在牵线搭桥“觅良医”的道路上提供了一张便捷“地图”。
开好“对症良方”。7月15日,武汉科技大学恒大管理学院的李蒙教授亲自前往高新区湖北安航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针对企业在产品技术方面遇到的难题,从基于车联网大数据的道路运输车辆保险风险预测模型研究,到基于道路匹配算法评估商用车运营安全系数,再到驾驶员危险性行为建档及证据研究,围绕这三个课题与企业项目负责人进行深度探讨,并给出指导意见。通过李教授的“对症下药”,企业表示日后对车辆运输过程中的实时监测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预期对驾驶员危险性行为辨识能达到80%以上,对车辆超速行为辨识能达到100%,并且未来更有望使得企业盈利空间上升。
促进“药效持久”。推动企业与院校之间的长期合作,才能推动“院士专家企业行”药效持久。自安排专家对接企业以来,在近2个多月的时间里,湖北东润汽车有限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叶涛副教授多次进行技术交流,从怎么提高粉罐车的卸料性能,到提高卸料速度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且东润汽车有限公司表示后续将继续与叶教授保持微信和电话交流,叶教授方面也会继续查阅相关方面的科研文献,帮助企业提高产能性能。无独有偶,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黄禹教授此前就与襄阳高新区光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有过合作,在这次“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中也多次对该企业的“汽车保险杠表面涂装工艺技术”方面给出指导意见,解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点。校企合作不仅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结合,更能够推动此次“院士专家企业行”的药效长期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下一步,高新区人社局将继续发挥人社“服务员”作用,做好“店小二”工作,开展好“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聚焦企业需求,倾情为企业排忧解难,为来襄专家人才和企业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人才工作在加强营商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http://www.hj.cn/p/883398.html